泰山猛虎居□深,爪牙如戟须如针。
咆哮一声动岩壑,百兽落胆人寒心。
前峰后岗日来往,空谷阴深子频养。
血腥洒地啼伥魂,鹊噪悲风惨林莽。
渡江渡河闻昔时,仁心一至能驱除。
三殇曾起仲尼叹,人间苛政将何如。
古来真假势同恶,将军欲射弓矢落。
负嵎独立谁敢撄,冯妇相看定相搏。
虎图:
泰山猛虎居深,爪牙如戟须如针。
咆哮一声动岩壑,百兽落胆人寒心。
前峰后岗日来往,空谷阴深子频养。
血腥洒地啼伥魂,鹊噪悲风惨林莽。
渡江渡河闻昔时,仁心一至能驱除。
三殇曾起仲尼叹,人间苛政将何如。
古来真假势同恶,将军欲射弓矢落。
负嵎独立谁敢撄,冯妇相看定相搏。
注释:
- 泰山:指泰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以其雄伟壮观而著称。
- 猛虎:形容泰山的气势如同凶猛的老虎一般。
- 爪牙如戟须如针:形容泰山的山势陡峭,犹如锋利的戟和锐利的针一般。
- 咆哮一声动岩壑:形容泰山的咆哮声如同雷鸣般震撼山谷。
- 百兽落胆人寒心:形容泰山的威猛使得其他动物感到恐惧,连人都会心生畏惧。
- 前峰后岗日来往:指泰山的山峰众多,形态各异,各有特色。
- 空谷阴深子频养:形容泰山的山谷幽深,常有云雾环绕。
- 血腥洒地啼伥魂:形容泰山的山林中常有野兽出没,发出惊恐的叫声。
- 鹊噪悲风惨林莽:形容泰山的树林中鸟鸣悲切,风声凄凉。
- 渡江渡河闻昔时:指曾经有过渡过江河的经历或听闻过过去的故事。
- 仁心一至能驱除:形容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可以消除一切邪恶。
- 三殇曾起仲尼叹:指曾经有过因战争或其他原因导致无辜死亡的事件,引发孔子的叹息。
- 人间苛政将何如: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
- 古来真假势同恶:指历史长河中,真与假往往相互交织,难以分辨。
- 将军欲射弓矢落:形容将军想要射杀那些为非作歹的人,但最终未能成功。
- 负嵎独立谁敢撄:形容某人独自面对着危险的局面,毫无畏惧。
- 冯妇相看定相搏:比喻双方在对峙中互不退让,最终会展开激烈的较量。
赏析:
《虎图》是一首描绘泰山风光和表达作者感慨之情的诗。全诗以泰山猛虎的形象为引,通过描绘其爪牙如戟、须如针、咆哮动岩壑等细节,展现了泰山的雄伟壮观。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其他动物和山林的描述,进一步衬托了泰山的气势磅礴。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历史和现实的事件,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担忧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整首诗既体现了泰山的自然美景,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给人以启示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