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有松树,托迹岩之阿。下根长茯苓,上枝缠女萝。
白云一片生无心,随风远来松树林。朝焉暮焉不飞去,五亩遂尔繁清阴。
世称后凋惟古松,古松盘屈犹苍龙。阴阳气物自能感,云兮龙兮自相从。
日轮皎皎晴吴天,江河水□无深渊。田畴禾稻枯欲死,赖尔为雨成礼年。

【注释】

松云:即《松云》诗。托迹:依附。阿(ē):山石的侧面。茯苓:一种菌类,可食用,也可入药。女萝:植物名,又名松萝,是一种寄生在松树上的植物。无心:无心之境。五亩:指松树的面积。清阴:凉爽的树荫。古松盘屈:像龙一样盘屈的古树。苍龙:古代传说中的龙。阴阳气物:天地间阴阳二气的交感作用。自能感:自然能互相感应。皎皎:明亮的样子。吴天:即吴国的天,泛指吴地的天空。江河水□(xiàn)无深渊:江河里的水没有深不见底的地方。□(xiàn):音“陷”,意指深水。礼年:有礼节的年份。

【赏析】

这首诗以松树为中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诗人通过对松树的赞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首联写松树的生长环境。诗人以“岩之阿”为背景,描绘了松树依附于岩石之上的景象。这里的“下根”指的是松树的根部,“上枝”指的是松树的枝条。诗人通过对比松树与女萝、茯苓的关系,强调了松树的自然属性。

颔联以“白云一片生无心”起韵,展现了松树的飘逸之态。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将白云比作无心之境,暗示了松树与白云之间的相互呼应。接着,诗人又以“随风远来松树林”为韵,描绘了松树随风摇曳的画面。这里的“朝焉暮焉不飞去”形象地描绘了松树四季常青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理解。

颈联转向对松树的象征意义的阐述。诗人以“后凋惟古松”为韵,赞美了古松盘屈的姿态,将其比作苍龙,表达了对古松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诗人还引用了“阴阳气物自能感”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松树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

尾联则以“日轮皎皎晴吴天”为韵,描绘了吴地天空的明亮景象。诗人以“江河水□无深渊”为韵,形象地表达了对松树滋润大地的感激之情。最后一句“赖尔为雨成礼年”则是对松树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松树带来的雨水和丰收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以松树为中心,通过对松树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以及象征意义的描绘,展现了松树的美丽和生命力。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松树的赞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