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树。疏树。黄叶乱飘江路。西风吹鬓飕飕。
景色浑如去秋。秋去。秋去。塞外远人归未。
【注释】
疏:稀疏。西风:秋风。鬓飕飕:形容风吹头发的样子,好像被风吹得发冷。
【赏析】
此诗写秋日归家之景。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季节。二句描写江路黄叶纷飞的景象,衬托出诗人归途中的凄凉心境。三句以“西风吹鬓飕飗”突出了秋风的凛冽,暗示了诗人的孤寂与凄楚。四句则直抒胸臆,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调感伤悲凉,是一幅典型的边塞寒秋图。
疏树。疏树。黄叶乱飘江路。西风吹鬓飕飕。
景色浑如去秋。秋去。秋去。塞外远人归未。
【注释】
疏:稀疏。西风:秋风。鬓飕飕:形容风吹头发的样子,好像被风吹得发冷。
【赏析】
此诗写秋日归家之景。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季节。二句描写江路黄叶纷飞的景象,衬托出诗人归途中的凄凉心境。三句以“西风吹鬓飕飗”突出了秋风的凛冽,暗示了诗人的孤寂与凄楚。四句则直抒胸臆,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调感伤悲凉,是一幅典型的边塞寒秋图。
失题 其二 入座山光 缃帘一幅卷秋晴,数点峰峦入座清。 浓淡自然分远近,天然图画在围屏。 注释: 入座山光:进入宴席观赏山景。 缃帘:浅黄色的窗帘。 秋晴:秋日晴朗的日子。 数点:几处。 峰峦:山峰和山脉。 清:明净、清晰。 浓淡:颜色深淡,多指墨色深浅,也用于比喻事物轻重、多少。 天然:自然界的,非人工的。 图画:指山水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山景,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山的美景
注释: 五亩园十八题为姚举人作 其一:这是一首描绘花园美景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芳园带草堂,深广逾千步:美丽的花园中,有一个带有草堂的庭院,它的深度和宽度都超过一千步。芳园:美丽的花园。带:环绕着。草堂:指庭院中的小屋。深广:指院子的深度和宽度都很大。逾:超过。 花木四时春,云霄多雨露:花园里的花草树木一年四季都盛开着,云雾缭绕的天空下,雨水滋润着大地。花木:指花园里的花草树木
诗句如下: 春水流花别浦长,东风一日九回肠。 多情燕子虽营垒,那得衔来入画堂。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1. 诗人简介:徐庸(约明正德至嘉靖年间),字用卿,号天池山人、玉峰道人等,浙江金华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与何景明、陶望龄并称为“浙中三杰”。他的作品以诗歌见长,尤以山水诗著称,擅长写意画,作品风格豪放洒脱,富有哲理。 2. 诗词原文解析: - “春水流花别浦长”
【注释】 五亩园:指诗人所居之园。姚举人:即姚汝能,字端简,号举人,明末清初学者。其诗有《放鹤坡诗》。 逾三岛:指登上了蓬莱仙岛。 归来下九天:形容诗人的心境高远。 绿坡春草细:描写春天的绿坡上的草,非常纤细、柔软。 仿佛似青田:形容春天的绿坡上草的色彩好像青田的山色一样翠绿。 【赏析】 首联写登岛观海。“放去逾三岛”,是说在放鹤坡上,我放飞了一群白鹤,它们越过了三个海岛,到了远方
诗句输出: 宫妆初试凭阑干,玉女阴符取次看。 译文输出: 在宫廷中初次尝试阅读兵书的宫女们,倚着栏杆仔细观看。她们学习到了孙武、周亚夫等名将的精妙战术,希望借此东风,一举击败魏国的曹操。 诗词注释: 1. “宫妆初试”:指宫女们在宫中首次尝试阅读兵书。 2. “凭阑干”:形容宫女们在宫殿中靠栏杆站立,可能是为了更清楚地观赏或理解兵书。 3. “玉女阴符”:指的是古代兵书中的《太公六韬》
诗句解释: 1. 翠羽参差映彩翎,百般调舌最堪听。 - “翠羽”可能指的是鸟的羽毛色彩翠绿。 - “参差”意为不整齐,这里描绘的是鸟儿羽毛的分布情况。 - “映彩翎”说明这些羽毛在阳光或其他光源下反射出美丽的色彩。 - “百般调舌”意味着鸟儿能模仿各种声音,包括婉转的鸣声。 2. 海棠日暖酣春睡,莫向东风一唤醒。 - “海棠”指春天时盛开的花朵,此处可能是借指某种鸟类的栖息地。 -
【注释】: 1. 采来灵壤内:从灵山里采集来的药。 2. 曝向广庭前:晒到庭院里。 3. 脩制成良剂:修制成为好的药剂。 4. 为□到十全:使人们达到完全康复。 【赏析】: 此诗是张九龄《张用宜丹房十咏》中“其三”的诗,描绘了一位采药人在采得草药后,将其晒干制作成药丸,然后送到病人家中,帮助病人恢复健康的情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医术和医德的重视,以及对人民的关爱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小凤衾寒斗帐开 - 注释:《陈醒庵丧妾·其二》中的“小凤衾寒斗帐开”描述了一种凄清的场景,即在冬天被褥微寒,床上的斗帐也敞开着。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冬日寒冷的环境和斗帐的敞开,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为下文的情感铺垫。 2. 彩云飞去最堪哀 - 注释:“彩云飞去”指的是天空中飘散的云彩,象征着美好事物或人离去的情景。 - 赏析
五亩园十八题为姚举人作(其十七)玩月台 玉露滴广庭,登台玩明月。 - 玉露:指晶莹的露珠,象征秋天的清新。 - 广庭:广阔庭院。 - 登台:登上高台。 - 玩:欣赏、玩味。 - 明月:明亮的月亮。 白凤忽飞来,修□夜翻雪。 - 白凤:白色的凤凰。 - 忽飞来:突然飞来。 - 修□:修饰、装扮。 - 夜翻雪:夜晚像覆盖着白雪一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赏月的宁静景象。第一句“玉露滴广庭
【注释】 五亩园:即五亩园,在今江西南昌市南,为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别墅。姚举人:即姚合,唐代诗人,官至监察御史等职。环堵室:指狭小简陋的小屋子。作此藏脩□:即“作此藏修□”,意思是“我在这里安顿下来居住”。晨昏称读书:形容生活简朴,读书勤奋。 【赏析】 这首诗是姚合晚年在五亩园中所作。他以野人居比自己的居所,说自己虽然居处简陋,但是生活清苦,可以专心读书。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注释】 应词:即酬答词。禾中孙葆麓弟:指诗人朋友孙葆麓,字子谷,号禾中,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赏析】 本诗作于光绪三年(1877)。时诗人在家乡为官,与好友孙葆麓相别已久,故寄此词以慰之。首二句写别后相思之情,“明月”是怀念友人;三、四两句写别后思归之情,“扁舟小驻”是思念友人的情态;五、六两句写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更深,“惆怅天涯隙驹”是表达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全词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解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考查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转应”是词牌名;“庭院”是词牌名中的“令”字;“东风吹遍”是词的上片,“画梁双燕初归”是下片,“飞絮”是词中的“韵”。 【答案】 ①庭院:院落;②薄暮:傍晚;③东风:春风;④飞絮:随风飘飞的柳絮;⑤人:指思妇;⑥绣帘:用丝织品做成的帘子。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出的“关键词”一般为手法、情感等直接可感的重要信息,答题时先答出这些词语,然后再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为什么。 (1) “人去”,是全诗感情基调的一个转折点。从第一句开始,诗人就沉浸在一种悲凉的气氛之中;“人去”则将这种气氛推向高潮。“影也留他不住”
【注释】 转应词:词牌名,又名“转应乐”、“转应曲”等。唐教坊曲。双调,九十七字。每句三平韵。按此词前半首押平声韵,后半首押入声韵。此词前后两阕各分六仄韵。 新柳新柳:一作“春来春来”。 掩映:遮掩和映照的意思。 长条:细长的枝条。 绊(bàn):缠住。 游人:游客、旅客。 江南早春:春天在江南的早些时候。 风雨独行古道:独自行走在风雨中。 赏析:
【注释】 转应词二首:即《一剪梅》。 疏雨:稀疏的春雨。 慎芜:水边长着草木的地方。 洲渚:水中的沙洲。 相忆故人:思念远方的朋友。 远水遥山:远处的水,远处的山。 暮春:暮春时节。 赏析: “疏雨疏雨,绿满慎芜洲渚”:稀疏的春雨,洒遍了水边长着草木的地方,一片绿油油的,显得生机勃勃。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春雨过后,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江南相忆故人
【注释】 “双燕”:一作“孤燕”。 “去岁今年相见”:指去年和今年的春天。 “东舍西家”:东屋西边的人家。这里指燕子飞来飞去,栖息的地方。 “衔得泥中落花”:燕子衔着泥土中的落花。这里的落花可能是指春天时飘落的花瓣,也可能是其他东西。 “暮寒池阁”:傍晚时分寒冷的池塘和阁楼。这里的暮寒可能是指天气转寒,也可能是比喻人的心情。 【赏析】 《转应词》是唐玄宗李隆基所作。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二首
【注释】: 转应词二首:词牌名。又名秋夜月、秋窗听夜雨等。双调,四十九字,上片十句五平韵,下片十句四仄韵,前后片各三平韵,一仄韵。 秋梦:秋天的梦境。 三弄:指笛子演奏的三个乐音。 空堂蟋蟀频鸣:蟋蟀在空荡的屋子里发出连续不断的叫声。 明月:明亮的月亮。 圆缺:指月圆和月缺。 赏析: 这首词是写作者对月的感怀。开头两句“秋梦,秋梦,梦觉笛声三弄”,点出了时间、季节和环境,渲染出一种清冷凄寂的氛围
【注释】 疏:稀疏。西风:秋风。鬓飕飕:形容风吹头发的样子,好像被风吹得发冷。 【赏析】 此诗写秋日归家之景。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季节。二句描写江路黄叶纷飞的景象,衬托出诗人归途中的凄凉心境。三句以“西风吹鬓飕飗”突出了秋风的凛冽,暗示了诗人的孤寂与凄楚。四句则直抒胸臆,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调感伤悲凉,是一幅典型的边塞寒秋图
松石为华克谋作 乔松,何苍苍,出自鳌山颠。奇石,何齿齿,生从太湖边。 鳌山、太湖路非远,一朝移置君庭前。政如大夫与丈人,屹立相向争清妍。 美哉此乔松,珍重异凡木。香叶细若针,苍皮润如玉。 岁寒自有竹梅侣,妖冶竟无桃李俗。风清每作琴瑟韵,月朗或留鸾凤宿。 美哉此奇石,匼匝苔痕清。豹质疑隐雾,龙纹犹落星。 冰霜剥尽尘土色,风雨净去波涛腥。能言曾载左氏传,煮食又见神农经。 秦王恩未忘,宁戚歌自□
【注释】 松云:即《松云》诗。托迹:依附。阿(ē):山石的侧面。茯苓:一种菌类,可食用,也可入药。女萝:植物名,又名松萝,是一种寄生在松树上的植物。无心:无心之境。五亩:指松树的面积。清阴:凉爽的树荫。古松盘屈:像龙一样盘屈的古树。苍龙:古代传说中的龙。阴阳气物:天地间阴阳二气的交感作用。自能感:自然能互相感应。皎皎:明亮的样子。吴天:即吴国的天,泛指吴地的天空。江河水□(xiàn)无深渊
【注释】 席上赠小妓周满娇:诗人为一位小妓女写诗。 红裙翠袖娼家女,未解行云与行雨:女子穿着红色的裙子,绿色的袖子,像娼家一样年轻。但她们不懂什么是“行云”和“行雨”,也就是不会懂得男女之间的情感变化。 笑捻花枝背锦筝,可怜花发春无主:女子笑着捻着花枝,背对着美丽的锦筝,春天里花儿开放却没有人欣赏。 东飞紫燕西飞蝶,九转柔肠断难接:燕子和蝴蝶在天空中飞翔
【注释】: 转应词二首:词牌名。又名秋夜月、秋窗听夜雨等。双调,四十九字,上片十句五平韵,下片十句四仄韵,前后片各三平韵,一仄韵。 秋梦:秋天的梦境。 三弄:指笛子演奏的三个乐音。 空堂蟋蟀频鸣:蟋蟀在空荡的屋子里发出连续不断的叫声。 明月:明亮的月亮。 圆缺:指月圆和月缺。 赏析: 这首词是写作者对月的感怀。开头两句“秋梦,秋梦,梦觉笛声三弄”,点出了时间、季节和环境,渲染出一种清冷凄寂的氛围
注释: 银钗女儿:指年轻的女子。脂粉香:指女子涂抹的化妆品散发出的香气。竹枝歌:一种古时汉族民歌,内容多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译文: 年轻的女子涂着脂粉,发出淡淡的香气,唱着悠扬的竹枝歌。歌声传到郎君耳中,惹得他相思成疾,空自伤心断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女子在唱竹枝歌的场景。她涂着脂粉,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唱着悠扬的竹枝歌。歌声传到了郎君的耳中,引发了他的相思之情,使他空自伤心断肠
竹枝歌 九疑山下暮云深,二女祠前竹满林。 稚子虽然翻锦箨,要知节节有虚心。 注释 竹枝:一种民间歌曲,以《诗经·小雅·桑扈》为歌词本。 九疑山:在今湖南江华、道县之间。 二女祠:相传舜妃娥皇、女英曾居此,故名。 稚子:小孩儿。 锦箨(tuò):竹笋脱壳后露出的嫩皮。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所写,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首句"九疑山下暮云深",描绘了一幅深山晚霞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