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柳新柳,掩映溪头渡口。
长条未绊游人,正是江南早春。
春早春早,风雨独行古道。

【注释】

转应词:词牌名,又名“转应乐”、“转应曲”等。唐教坊曲。双调,九十七字。每句三平韵。按此词前半首押平声韵,后半首押入声韵。此词前后两阕各分六仄韵。

新柳新柳:一作“春来春来”。

掩映:遮掩和映照的意思。

长条:细长的枝条。

绊(bàn):缠住。

游人:游客、旅客。

江南早春:春天在江南的早些时候。

风雨独行古道:独自行走在风雨中。

赏析:

这首《转应词》是作者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春末夏初时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写景抒情,情景结合,以“柳”起兴,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人生短暂易逝的慨叹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第一句“新柳新柳”,点题,交代了写作背景;第二句“长条未绊游人,正是江南早春。”点出了时间、地点和季节。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刚刚萌发的新绿长条的柳树,还没有挡住行人的去路,正是江南春季到来的时候。“长条”是借指柳枝,因为“柳”谐音“留”;“游人”是借指行人,因为“行”谐音“生”。“未绊游人”是说还未妨碍行人,“正是江南春”是说明春天已经来了,这里用一个“正”字表明时间的紧迫性,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感。

第三句“春早春早,风雨独行古道。”点明了时间和环境,并进一步写出了当时的情况。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春天来得正好,正是雨后晴天,独自一人在古道上行走。“独行”是说独自行走,“古道”是指古旧的道路,这里既写出了环境的偏僻,又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与彷徨。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清新,没有过多的修饰,但给人的感觉却很美妙动听。诗人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