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非不远,鞭棰在阶堂。
西旅能通道,氐羌自享王。
薄来虽有训,职贡本无忘。
自古咸宾日,何时失献方。

诗句解释

1 西番诸夷方物多恶薄及乌思藏入贡违期诗以示之:这一句描述的是西番(今西藏)地区的各种特产,其中很多是劣质的。同时提到了乌思藏地区没有按时入京朝贡,所以用一首诗来警示他们。

  1. 流沙非不远,鞭棰在阶堂:流沙是指沙漠地带,不太远。鞭棰在这里比喻用来惩治和教育的工具。这句表达的意思是距离并不遥远,但用这些手段来治理和管理却显得过于严厉。
  2. 西旅能通道,氐羌自享王:这里的“西旅”指的是西方的部落或者民族,“道”指道路,“通道”即畅通无阻的道路。而“氐羌”是古代对西部少数民族的称呼。此句表示西方的部落或民族之间能够相互沟通,享受和平与繁荣。
  3. 薄来虽有训,职贡本无忘:虽然有教导和训诫,但职责和贡品的本质是不会忘记的。这里的“薄来”可能是指来自远方或被轻视的国家或民族,“职贡”即国家之间的进贡。这句话强调即使有教导,但责任和义务是永远不能放弃的。
  4. 自古咸宾日,何时失献方:自古以来,我们总是以宾客的身份参与其中,从未失去过向别人献上自己的东西。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自信和自豪,认为自己始终是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的。

译文

西番诸夷方物多恶薄及乌思藏入贡违期诗以示之
流沙非不远,鞭棰在阶堂。
西旅能通道,氐羌自享王。
薄来虽有训,职贡本无忘。
自古咸宾日,何时失献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方式表达了对外国(特别是乌思藏)统治者的不满和批评。它揭示了统治者的傲慢、无知和缺乏远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爱国情感和对国家尊严的维护。整首诗语言简练有力,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