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圭行急病,汲节矫便宜。
自古贤臣事,于今圣主思。
收人宁问乏,遣使尚忧迟。
疋帛宫中数,惟民不计赀。
第一首:
观邸抄知晋中闻喜沁源等县开市,至父子夫妻相食,又豫中南阳母子相食随奉明纶前后发御前银五万馀两遣使星夜解往设法救济感叹有作四首。
注释:在朝廷的官署里看到邸报,知道晋中、闻喜、沁源等县开放市场,人们相互买卖,甚至父子、夫妻互相残杀。我听说在豫州的南阳,也出现母子互相残杀的情况。这些消息让我感慨万千,因此写下了这首《感事》诗。
赏析:诗人通过观察邸报得知各地发生人吃人的事件,感到震惊和愤怒。他回忆起自己曾担任过的地方官员,深知民生艰难,百姓生活困苦。现在看到这样的惨状,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无奈。因此,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担忧之情。
第二首:
臧圭行急病,汲节矫便宜。
注释:臧圭因为生病而急于求医,于是采取了一些权宜之计来缓解病情。
赏析:诗人在诗中提到了一个名叫臧圭的人,他的病情非常严重,需要尽快治疗。为了解决这个燃眉之急,臧圭采取了一些权宜之计。这些权宜之计可能是暂时缓解了病情,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第三首:
自古贤臣事,于今圣主思。
注释:自古以来,那些贤良的大臣们为国家付出了很多努力,现在轮到我们这些圣明的君主来思考如何更好地治理国家了。
赏析:诗人在诗中强调了自古以来,那些贤良的大臣们为国家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他们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现在,轮到我们这些圣明的君主来思考如何更好地治理国家了。这意味着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那些贤臣们的优良传统,为人民谋福利,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四首:
收人宁问乏,遣使尚忧迟。
注释:征收赋税时,应该关心百姓的生活是否困难;派遣使者时,应该考虑时间问题,以免延误时机。
赏析:诗人在诗中指出,征收赋税时,不应该只关心是否有剩余,而应该关心百姓的生活是否困难。这是因为百姓的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同时,派遣使者时,应该考虑到时间问题,以免延误时机。因为使者的任务是传达皇帝的命令,如果不及时行动,可能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
第五首:
疋帛宫中数,惟民不计赀。
注释:皇宫中的丝织品数量众多,而平民百姓却往往连最基本的生活物资都难以保障。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皇宫中的丝织品数量与平民百姓的生活状况,揭示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的现象。皇宫中的丝织品数量众多,而平民百姓却往往连最基本的生活物资都难以保障。这种对比反映了当时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也暗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