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食人犹恶,民饥兽所怜。
官言终坐毙,帝念久颠连。
昃日分宫膳,飞云入灶烟。
救荒十二策,谁似主心先。
【译文】
禽兽尚且厌恶吃人,何况人饥时而食人。官家声称终会坐以待毙,皇帝念及百姓长期颠连。太阳偏西,分派宫膳;飞云入灶,烟雾弥漫。救荒有十二策,谁比君主先发?
注释:
兽食人犹恶:指野兽吃人。
民饥兽所怜:意思是说,人民饥饿到了极点,连野兽都来可怜他们了。
官言终坐毙:意思是说,官吏的主张是“终坐”,就是坐以待毙的意思,也就是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意思。
帝念久颠连:皇帝思念人民已经困苦到极点。
昃日分宫膳:夕阳西下,分配宫廷膳食。
飞云入灶烟:意思是说,炊烟上升,像飞云一样。
救荒十二策:指古代救荒的十二种办法。
主心先:意思是说,君主首先考虑如何拯救国家和人民。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写在朝廷上看到各地上报灾情的公文后所作的感想。首句写禽兽也不愿吃人,次句写百姓因饥饿而死亡。三、四句写官员们主张坐以待毙,皇帝也忧虑不已。五、六句写皇帝命令将宫膳分给百姓,并下令救荒。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慨,认为只有君主能首先采取救荒措施。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对统治者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的不满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