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命敦庸二礼郎,双衔节册下蕲阳。
南藩服壮雄三楚,翼井星临灿七襄。
桐剪清秋新露渥,茅封广汉旧流长。
繇来宝玉分周室,此日亲亲在一堂。

孟秋廿八日册封礼成恭纪

帝命敦庸二礼郎,双衔节册下蕲阳。

南藩服壮雄三楚,翼井星临灿七襄。

桐剪清秋新露渥,茅封广汉旧流长。

繇来宝玉分周室,此日亲亲在一堂。

注释:

  1. 孟秋廿八日:指农历九月二十八日,古代以孟秋作为秋季的开始。
  2. 册封礼:一种仪式,用来正式授予某人官职或爵位。
  3. 帝命敦庸二礼郎:皇帝的命令中任命了敦庸二名官员担任礼郎。
  4. 双衔节册:指同时被授予两个职位的官员,即礼郎和节使(相当于现代的行政官)。
  5. 下蕲阳:指的是将节使、礼郎派遣到蕲阳(今湖北蕲春县)进行职务。
  6. 南藩:指南方的国家或地区,这里指代南宋。
  7. 雄三楚:指南方地区的强大力量。
  8. 翼井星:比喻有才能的人,井宿是二十八宿之一,位于南方。
  9. 灿七襄:灿烂耀眼的意思。
  10. 桐剪清秋:秋天的梧桐叶被修剪后露出的露水。
  11. 茅封广汉:用茅草封印的地方,广汉是地名,这里指代某地。
  12. 繇来:历来、自古以来。
  13. 宝玉:珍贵的玉石。
  14. 分周室:继承周朝的遗产或传统。
  15. 此日亲亲:今天举行亲族聚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皇帝对南宋南藩(即南宋)进行册封的诗。首句提到“帝命敦庸二礼郎”,表明皇帝命令两位礼郎前往蕲阳执行册封任务。次句提到“双衔节册”,说明这两位官员同时被授予了两个职位,即礼郎和节使。第三句“南藩服壮雄三楚”表达了南宋在南方地区的强大势力。接下来的四句描绘了皇帝派遣官员前往蕲阳的场景,以及他们在南方地区的功绩和影响。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对历史上周朝的尊重以及当前举行的家族聚会。整首诗充满了荣耀与敬意,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的传承与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