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纪事未应欺,寸管低徊几自疑。
举国深谋惟幸免,微臣同疚敢痴迷。
官名礼乐容诗史,志在春秋独我师。
知罪从人真莫问,危言圣世尚当为。
【注释】
九辨:指屈原的《离骚》。自解:自我解脱。三秋:一年中的第三年,指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纪事”:记叙史实。“寸管低徊”:指用笔写诗时心情不安定。“微臣同疚”:我和你一样有病。同疚:同病。“礼乐容诗史”:指《礼记》《周礼》、《仪礼》、《礼记》等书。《礼记》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独我师”:指孔子作《春秋》,而我只学了《春秋》(意谓《春秋》是我学习的榜样)。“知罪从人”:指自己知道有罪应听别人批评,听从别人的劝告。莫问:不要追问。“危言圣世”:指对当时社会提出尖锐批评。危言:直截了当的批评。犹言直谏。“尚当为”:应当这样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因直言劝谏遭贬谪一事所写的一首诗歌。
首联说,我的《离骚》,是针对当时的形势和现实写的。在汉昭帝始元六年,作者曾上书汉武帝陈述政治问题,触犯了武帝的忌讳,结果被免职。因此,他的诗篇中,充满了怨愤之情。“三秋纪事未应欺”,意思是说我三年来所写的那些诗篇,都是真实的记录。“深谋”,指他对国家的忠心。“惟幸免”,意思是他虽然得罪了皇帝,但总算没有受到更重的惩罚。“微臣同疚”,是说他与皇帝一样都感到痛苦、内疚、不安。“敢痴迷”,是他不敢怠慢自己的职责。“举国深谋”句,是说举国上下都对此事忧心忡忡,而他却能幸免于难。
颔联说,我虽身处逆境,但我志向坚定,决不改变自己的信念。“礼乐容诗史”,是说《礼记》《周礼》《仪礼》《礼记》等儒家经典,都是我国古代的文化典籍。“志在春秋”,是说孔子作《春秋》,而我学习《春秋》,只是以它作为我的榜样罢了。“独我师”一句,表明了我对《春秋》的学习态度,既不是盲从,也不是盲目崇拜,而是有选择地学习其中的精髓部分。
颈联说自己的处境虽然困难,但他并不灰心丧气。“知罪从人”一句,表明了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就应该接受别人的批评。“尚当为”一句,则是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