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还应格七旬,徒从事后感时新。
我无竹马酬儿辈,君有梅花付邑人。
长铗歌鱼空太息,角巾折雨倍逡巡。
谁能郁郁终居此,此意惟堪向尔申。

【注释】

(1)“虏儆”句:指元朝灭亡。

(2)“天道”二句:谓元朝虽然灭亡了,但天理昭彰,报应难逃。

(3)“我无”三句:意谓自己已没有当年在竹马之乐中度过的童年,而君有梅花可赏,可以寄托自己的情怀。

(4)“长铗”二句:以鱼空太息,角巾折雨倍逡巡,比喻自己壮志不伸,报国无门。

(5)“郁郁”三句:意谓谁能像陶渊明那样终居于此,郁郁寡欢呢?陶渊明是东晋末年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归园田居》诗十首之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此借陶公自喻,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愤懑和不平。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之作。宋尔孚是作者的朋友,曾任广昌令,作者曾为其写《送宋尔孚序》,并作《送宋尔孚》。诗题中的“广昌”,当为宋尔孚所居之地,也就是作者的故乡。这首诗就是写给宋尔孚的。

全诗八句,可分为四组。前两句写元亡后天下太平;中间两句写自己与友人同怀忧国之情;后两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悲。

开头两句说,元朝已经灭亡,上天的报应已经显现。这一句是说元亡之后,天下太平。

第二句紧承上句,意思是说,上天虽然报应了元朝的灭亡,但我却没有当年在竹马之乐中度过的童年,而你却有梅花可赏,可以慰藉你的情怀。“无竹马”三句是说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竹马”是儿童游戏用的一种玩具,这里借指少年时期的美好时光。“酬儿辈”即报效儿辈,意思是说没有机会报效国家。“君有梅”三句是说,你在广昌做官,就像梅花一样受人喜爱,可以寄寓自己的情怀。“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此处比喻宋尔孚的高尚品质。“长铗歌”两句是说,长铗虽空叹,角巾也折损,只能加倍地谨慎从事,不能像当年吴国的勇士那样横冲直撞了。“长铗”是剑柄名,这里借指宝剑。“角巾”即方幅的头巾,这里指儒生。“长铗歌鱼”是说吴国勇士因直言进谏而被拘禁不得自由。“角巾折雨”是说儒生因避乱流落到南方,被当地官府拘捕扣留。“倍逡巡”是说儒生被拘禁扣留后,加倍地小心谨慎从事。

最后两句是说,谁能够像陶渊明那样终居于此,郁郁寡欢呢?陶渊明是东晋末年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归园田居》十首之一中有诗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此诗借陶公自喻,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愤懑和不平。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之作。宋尔孚是作者的朋友,曾任广昌令,作者曾为其作《送宋尔孚序》,并作《送宋尔孚》。诗题中的“广昌”,当为宋尔孚所居之地,也就是作者的故乡。这首诗就是写给宋尔孚的。

全诗八句,可分为四组。前两句写元亡后天下太平;中间两句写自己与友人同怀忧国之情;后两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悲。

开头两句说,元亡之后,天下太平。

“天道还”二句:意思是说天理昭彰,报应难逃。“天道”指天理,“七旬”是指七年。

“我无竹马”三句:意思是说元亡之后,我再也没有过当年的竹马之乐,而你却有了梅花可以寄托情怀。“竹马”,儿童游戏用具,这里借指儿时的游戏生活。“酬儿辈”即酬答儿女辈的儿郎们。“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这里比喻宋尔孚的高尚品质。“长铗歌鱼”二句:意思是说长铗虽空叹,角巾也折损,只能加倍地谨慎从事。“长铗”是剑柄名,这里借指宝剑。“角巾折雨”是说儒生因避乱流落到南方,被当地官府拘捕扣留。“倍逡巡”是说儒生被拘禁扣留后,加倍地小心谨慎从事。

中间两句:意思是说,我虽然没有像当年一样在竹马之乐中度过我的童年,但是你却有梅花可以寄托情怀。“长铗歌鱼”二句是说长铗虽然感叹世事沧桑,但角巾也被折断了。“长铗”是剑柄名,这里借指宝剑。“角巾折雨”是说儒生因避乱流落到南方,被当地官府拘捕扣留。“倍逡巡”是说儒生被拘禁扣留后,加倍地小心谨慎从事。

后面两句:意思是说谁能像陶渊明那样最终能安身于这片土地呢?陶渊明是东晋末年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归园田居》十首之一中有诗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此诗借陶公自喻,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愤懑和不平。

这首赠别诗写得情真意切,意境清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