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醒惟许二能翁,兴废难移百代风。
若道水山无定属,今之健者岂惟公。
【注释】
闰正:闰正月,指闰年正月。
前望:远眺。
冯邺:字君衡,唐人。
大正:宋仁宗赵祯,谥号英宗,在位16年(1035—1074)。
醉翁亭:在安徽省滁州市南郊琅琊山中。
【赏析】
首句“游滁山二十咏闰正前望”点明时间地点和目的,即在闰正正月游览滁州之山,并作诗记事。次句“闰正前望”是全诗的总括,也是诗人登山远眺所见。“闰正月”与“闰正前望”,都暗示了作者对时序更替的感慨。
第三句“冯邺仙”,指北宋名臣冯元,字君衡,官至宰相,封许国公,谥文懿,有《冯丞相集》。冯元是宋代名儒,他任翰林学士兼侍读时,曾邀苏轼、王安礼等游醉翁亭,饮酒赋诗,并留宿一宵。
第四句“醉醒惟许二能翁”,“惟许二能翁”是指冯元和苏轼。冯元虽官居高位,但政治上不得意,晚年多病,不能为政,故称“二能翁”;苏轼虽然在政治上失意落拓,但才情出众,文章写得好,故称“二能翁”。两人都是当时有名的文人,冯元曾邀苏轼、王安礼等游醉翁亭,饮酒赋诗,并在醉翁亭留宿一宵。
第五句:“兴废难移百代风。”这句是说:醉翁亭的兴衰变化,难以改变历代人民对它的喜爱之情。醉翁亭始建于五代后周时期,北宋初年,改建为堂式结构。到了南宋,亭毁成废墟。到明代重建,成为著名的景点。从历史的角度看,醉翁亭的兴衰变化是必然的,但千百年来,人们仍爱它如昔,说明它的魅力是永恒的。
第六句“若道水山无定属”,意为:如果说水山没有归属,那么现在的健者难道仅仅是您冯元吗?这里以问句形式表达对冯元的敬慕之情。
最后两句:“今之健者岂惟公?”意为:今天的健者难道只有您冯元一人吗?这是诗人的反诘,表达了诗人对冯元及当代所有健者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