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山幽谷共清泉,千载惟馀永叔篇。
遮莫山灵容刻露,几多残碣费磨刬。

【注】:

丰山:即丰山寺,位于滁州南郊。

幽谷共清泉:指游人来到幽深的山谷里,可以听到清脆的泉水声。

千载惟馀永叔篇:指苏轼写的《丰乐亭游春·其三》中“绿树荫浓夏日长”一句。

遮莫:纵然、即便。

山灵:指山上的树木。

刻露:雕刻在石头上的诗文。

残碣:指被风雨侵蚀而剥落的古碑文。

【译文】:

游人来到了丰山寺,看到了那幽深的山谷里有清凉的泉水流过。千年过去了,唯有苏轼的《丰乐亭游春·其三》中的那句“绿树荫浓夏日长”还在流传着。

纵然是山里的树木,也容不得风吹雨打。多少古碑被风雨侵蚀了,都已经被人们磨平了。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为丰山寺题写的。诗中通过写游人在丰山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游滁山二十咏闰正前望冯邺仙大正邀游醉翁亭”,诗人以时间为线索,从游历到饮酒,最后到达醉翁亭。他首先来到丰山寺,看到了那幽深的山谷里有清凉的泉水流过。千年过去了,唯有苏轼的《丰乐亭游春·其三》中的那句“绿树荫浓夏日长”还在流传着。

颔联“丰山幽谷共清泉,千载惟馀永叔篇”,诗人接着写他在丰山寺的所见所闻。尽管山里生长着茂盛的树木,但是这些树木却经受不住风吹雨打。很多古碑都被风雨侵蚀了,都被人们磨平了。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又表达了他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怀念之情。

颈联“遮莫山灵容刻露,几多残碣费磨刬”,诗人继续写他在丰山寺的所见所闻。即使山里的树木长得再高再茂密,也不能抵挡风雨的冲击。很多古碑也被风雨侵蚀得面目全非了。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他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又表达了他对历史变迁的关注。

尾联“游人应怪丰山幽,不与人间留片云”,尾联诗人总结了自己的感想。游客们应该感到奇怪,为什么丰山寺这么幽静,却没有留下一片云彩呢?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慨,又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