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意探山山见情,无心出谷谷相鸣。
独惭车马喧幽寺,可有文章答友声。

【注释】

着意探山:有意去探寻山中景致。

山见情:指山中景色与人情相得益彰。

无心出谷:无心于走出山谷。

相鸣:相互应和鸣叫。这里指山谷中的各种声音互相呼应。

独惭车马喧幽寺:独自惭愧于车马喧嚣声,使得幽静的寺院显得更加安静。

可有文章答友声:没有文章能回答朋友的声音所表达的意思。

【赏析】

《游滁山二十咏》,是唐代诗人冯翊所作。诗中通过作者对滁州的山水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着意探山山见情,无心出谷谷相鸣”,这是第一句。着意,有心,即用心去感受、体察;无意,则无心于外物。着意探山,则见山林之清幽;无心出谷,则闻谷壑之和鸣。两句合起来,就是写人进入山林,自然景物就会显现出一种情趣。

第二句“无心出谷谷相鸣”,进一步说明这种情趣的来源。无心,即无心于外物;相鸣,则是自然之声相互应和。这两句合起来,就是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而然地产生的一种愉悦之情。这种情感,是源于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第三句“独惭车马喧幽寺”,是写诗人在游玩过程中的一种心境。独惭,是说只有自己一个人感到惭愧;羞惭,则是因为车马喧闹声使得幽静的寺庙显得更加安静。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嘈杂喧嚣的不满,以及对宁静环境的向往之情。

第四句“可有文章答友声”,是诗人对自己文章的一种评价。文章,即文章之作;答友声,则是用文章中的文字来回应朋友的声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文章的自豪之情,同时也是一种自嘲,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文章并没有能够完全回应朋友的声音。

这首诗通过对滁州山水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即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内心的宁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