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澄波泻客愁,射陂流水趁邗沟。
天连牛斗同分野,地转东南共一州。

孟冬之望乘月溯流至广陵

孟冬:农历十月,冬季开始的时候。孟者,长也;冬者,冬也。孟冬,指农历十月或十一月。

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日子,称为望。

月:月亮。

溯流:逆行而上。这里指沿着运河北上。

至广陵:到扬州(古称广陵)去。

何处:什么地方,哪里。

澄波泻客愁:清澈的波浪像水一样流过我的客愁。澄波,清澈的波浪。泻:流过的意思。客愁,客居他乡的忧愁。

射陂流水趁邗沟(huán gōu):从射陂流来的水流顺着邗沟流向扬州。

射陂,地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附近,因有射水而得名。

邗沟,古代运河名,连接淮河与长江的水道。

天连牛斗同分野(fèn yě):天空与牛宿、斗宿相连。牛宿,二十八宿之一,在今黄道星座中属于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三宿。斗宿,二十八宿中的第一颗星宿,在今黄道星座中属于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五宿。天连牛斗,指天上的牛宿和斗宿。

同分野,指两地都位于黄道带上。

地转东南共一州:地面的方位正在转换着方向,东南方向已经变成了南方。

共一州,指两地都位于同一个州的范围之内。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表达了诗人在孟冬之际,乘舟顺江而上,经过射陂时所见到的景象及内心的感受。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孟冬之望乘月溯流至广陵”,点明了时间、地点和活动。孟冬,即农历十月或十一月。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也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一天。乘月溯流,意为在月光下逆流而上。至广陵,即到达扬州(古称广陵)。这一句描绘了作者乘坐船只沿江而上的情景,为下文描写景色做好了铺垫。

第二句“何处澄波泻客愁”,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心情。澄波,指清澈的波浪。泻,流过的意思。客愁,指游子在外的忧愁。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江边看到澄澈的江水流淌,联想到自己的客居之苦,心情更加悲凉。这句诗通过对澄波和客愁的描写,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愁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三句“射陂流水趁邗沟”,继续描述诗人所见之景。射陂,地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附近。邗沟,古代运河名,连接淮河与长江的水道。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站在江边,看到从射陂流来的水流顺着邗沟流向扬州的景象。这里的“射”与“趁”二字,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将江水比作箭矢,水流顺流而下,仿佛是箭矢直冲向目标一般。这句诗通过形象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最后一句“天连牛斗同分野,地转东南共一州”,是对前面诗句的高度概括和升华。天连牛斗,指天空上的牛宿和斗宿相连。同分野,指两地都位于黄道带上。地转东南共一州,指地面的方位正在转换着方向,东南方向已经变成了南方。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处异乡的感受。虽然身处异地,但诗人依然能感受到家乡的方向和气息,这种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让诗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想。

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