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朋驱言驾,敢自怯舆风。
柳絮循郊色,先以慰别悰。
远落市嚣外,曰君古寺东。
入门君适出,盆花为客供。
久坐需之至,须眉跃相从。
呼酒三杯后,诗篇百首同。
翠竹生禅籁,文心于焉穷。
忙能探兹候,始信志所公。
繇来肝共沥,只此亦无封。
悠然俟晚磬,缅绪觉难终。
抵舍严更寂,黯默别为衷。
【注释】
良朋:好朋友。
驱言驾:驾车,这里指代朋友的马车。
敢自怯(qiè)舆风:不敢说自己有才能赶上车。
循:沿着。
市嚣:喧哗嘈杂的市集。
君古寺东:在永言的古寺东边。
盆花:盆栽花。
文心:指写作时的心情。
翠竹:深绿色的竹子。
禅籁:佛教中的梵呗声。
探兹候:探究这个时刻。
繇来:从早到晚。
肝共沥:肝肠都滴出血来。
只此亦无封:只有这点东西也无所谓。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
俟:等待。
缅绪:追忆往事。
抵舍:抵达住所。
严更:深夜。
黯默:黯然悲伤。
别为衷:分别时的悲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于作者与友人离别之时。诗人在报恩寺中与永言饮酒、谈诗,直到夜深,才依依不舍地告别永言而去。全诗情意缠绵,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无限惜别之情。
首联“翌日访永言于报恩寺中,呼酒谈诗”,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渲染了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
第二联“良朋驱言驾,敢自怯舆风”,诗人以豪迈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他敢于挑战自己的才能,不愿在世俗的纷扰中迷失自我。
第三联“柳絮循郊色”,描绘了送别时柳絮飘落的景象,暗示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希望他能平安健康。
第四联“先以慰别悰”,诗人用柳絮作为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之情。他认为,柳絮的轻盈和飘逸能够安慰人们离别时的忧伤情绪。
第五联“远落市嚣外,曰君古寺东”,诗人描述了自己与友人离别后的情景,他在远离喧嚣的古寺东侧等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第六联“入门君适出,盆花为客供”,诗人描绘了自己进入古寺后见到友人的情景,他用盆花作为礼物送给了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
第七联“久坐需之至,须眉跃相从”,诗人描述了自己与友人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他们一同品茶论道,交流心得,彼此的心灵得到了充实和升华。
第八联“呼酒三杯后,诗篇百首同”,诗人回忆了他们共同饮酒赋诗的日子,那些美好的时光仿佛就在眼前,令人回味无穷。
第九联“翠竹生禅籁,文心于焉穷”,诗人描绘了古寺中幽静的环境,绿竹摇曳生姿,梵音缭绕,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诗文,心境得以澄明宁静。
第十联“忙能探兹候,始信志所公”,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他意识到只有珍惜当下,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十一联“繇来肝共沥,只此亦无封”,诗人感慨自己的情感真挚而深沉,即使这样也无法封存所有的情感,只能任其自由流淌。
第十二联“悠然俟晚磬,缅绪觉难终”,“悠然”一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期待着晚上的钟声,表达出诗人想要把这份友谊延续下去的意愿,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之情。
第十三联“抵舍严更寂,黯默别为衷”,诗人描绘了自己回到住处时的情景,深夜时分显得格外寂静,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依依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