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有明训,命不干常。谁为此言,满室满堂。以暴易暴,不臧厥臧。
君不见去秋土官土弁今何在,青史不收血异苌。
彼人不幸而为今人嗤也,戒之哉,后事之资前岂忘。
嗟我何人独永伤,愿操长矢尽欃枪。手援北斗酌桂浆,自西自南以东行。
三春目极怀千里,六月徂署抱秋霜。安能含思郁郁长居此,使我不得伸愁肠。

五月十三日,我离开廉因,创作了《逃》一篇。希望对廉有所关注的人,能够仔细阅读此诗,了解其中的深意,乐府。

书有明训,命不干常。谁为此言,满室满堂。以暴易暴,不臧厥臧。

你不见去秋土官土弁今何在?青史不收血异苌。

那个人不幸而为今人嗤也,戒之哉,后事之资前岂忘。

嗟我何人独永伤,愿操长矢尽欃枪。手援北斗酌桂浆,自西自南以东行。

三春目极怀千里,六月徂暑抱秋霜。安能含思郁郁长居此,使我不得伸愁肠。

译文:

五月十三日,我离开廉因,创作了《逃》一篇。希望对廉有所关注的人,能够仔细阅读此诗,了解其中的深意,乐府。

书上有明确的训诫,命运不会永远不变。是谁说出这话的?满屋子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用暴力取代暴力,这不是好事情。

你不见去秋土官土弁今天在哪里?他的事迹不在史册记载。

那个人不幸而为今人嗤笑他,要警惕啊!以后的事情是借鉴前人的教训。

唉!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独自感到忧伤,愿举起长箭射向天空。左手拿着北斗七星斟酒,从西方一直喝到南方。

春天三月目光所及之处有千里之遥,六月份天气变热抱着秋天的寒霜。怎能容忍我的思绪郁郁寡欢长久停留在这里?让我不得舒展愁肠。

赏析:

此诗是一首讽刺诗,全诗共分五节,每节四句。第一、二节借历史故事,说明统治者应“以德服人”的道理;第三、四节通过对比,揭露了那些专横跋扈的恶势力;最后一节则是抒发诗人内心的悲愤之情。

首节中,“书”指《尚书》,“明训”即“圣训”,是古代统治者所必须遵循的法则。诗人借用《尚书·大禹谟》中的典故(见该篇),指出:“非知之难,惟行不易。”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并不难,难的是实行正确的道理而不被人们所接受。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思想,也是作者写作这首诗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在理解这首诗时,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上。

第二节,“谁为此言”即“谁说出了这样的话”。这里的“谁”指的是当时的统治者们。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总是千方百计地打击和排斥那些敢于直言规劝的人。“满室满堂”就是形容这种情况。这里所用的“谁”字,实际上是指代统治者们自己。这一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它既承接了上文提到的“谁为此言”,又引出下一节的内容。

第三、四节,这是两节对仗工整、气势雄壮、语言精练的战斗檄文。它们分别运用了比喻和设问的修辞手法。“以暴易暴”一句,用典出自《尚书·太甲下》。原文是:“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大意是上天降灾于某人,尚且可以躲避;而某人自找罪过,却无法逃脱。诗人在这里将“天作孽,犹可违”改为“以暴易暴,不臧厥臧”,意思是说:如果以暴力来取代暴力,那就不是好事了。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第五节,“彼人不幸而为今人嗤也”,意思是说:那个人不幸地被今天的人所嘲笑。这一句是对上文的深化和扩展,同时也引出了下面的内容。“戒之哉”三个字是对上面所说的“君不见去秋土官土弁”一句的补充说明。诗人在这一段里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见该段注1)。“后事之资前岂忘”一句,是对前面所说“安能含思郁郁长居此”这句话的进一步阐述。诗人在这里使用了“岂敢忘记”的表达方式(见该段注2)。

第六节,“嗟我何人独永伤”,意思是说:叹息呀!我是多么地孤独啊!这一句是全诗的最后一部分,它既是全诗的总结,又是全诗的中心思想所在。诗人在这里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见该段注3)。“愿操长矢尽欃枪”一句中,“操”字的意思是拿着、握住;“尽欃枪”的意思是全部射出去。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要举着长箭把所有的仇恨全都射出去。这一句是全诗的高潮所在。

第七节,“手援北斗酌桂浆”,意思是说:左手捧着北斗星酌起酒来。这一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见该段注4)。接着,“自西自南以东行”一句中,“自西自南”的意思是从西方一直到南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从西边一直到南边都走遍了。最后,“三春目极怀千里,六月徂暑抱秋霜”一句中,“三春”指的是春季的三个月时间;“六月”指的是夏季的三个月时间;“徂暑”的意思是炎热的夏天;“抱秋霜”的意思是抱住凉爽的秋天。这几句的意思是说:我在春天的时候目光所能及的地方有千里之遥;到了夏天的时候天气变得炎热抱着清凉的秋霜。这几句是对前面所说的“安能含思郁郁长居此”的进一步阐述。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见该段注5)。

最后一句“安能含思郁郁长居此,使我不得伸愁肠”,意思是说:怎么能忍受住这样的痛苦而长期生活在这里呢?这一句是全诗的结论,同时也是诗人的感慨所在。诗人在这里使用了设问和感叹的修辞手法(见该段注6)。

本诗通过对历史故事和现实的描绘,运用了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来突出自己的主张。全诗情感激昂、慷慨悲愤、气势磅礴、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