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砺宜铭,旗常在帙。麟阁云台,请从是吉。
【注释】
带砺:磨刀石,用来比喻有坚忍不拔之志的人。砺:磨刀石。宜铭:应当铭刻。旗常在:指战旗常在。帙(zhí):书箱。云台:汉代高悬画像于宫门的铜铸像。麟阁:汉代麒麟阁悬挂功臣画像的地方。吉:吉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出征将士的鼓励与祝福之作。诗中“麟阁云台”,意即勉励出征之人要建功立业;“请从是吉”则是说出征之人应听从指挥,取得胜利,以此作为自己一生的吉祥。
带砺宜铭,旗常在帙。麟阁云台,请从是吉。
【注释】
带砺:磨刀石,用来比喻有坚忍不拔之志的人。砺:磨刀石。宜铭:应当铭刻。旗常在:指战旗常在。帙(zhí):书箱。云台:汉代高悬画像于宫门的铜铸像。麟阁:汉代麒麟阁悬挂功臣画像的地方。吉:吉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出征将士的鼓励与祝福之作。诗中“麟阁云台”,意即勉励出征之人要建功立业;“请从是吉”则是说出征之人应听从指挥,取得胜利,以此作为自己一生的吉祥。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由四首五言绝句组成。下面是逐句释义: 梦徐九一邀游虎丘坐千人石上待月联吟觉来枕上偶记数联似五言律也 1. 梦徐九一邀游虎丘坐千人石上待月联吟觉来枕上偶记数联似五言律也:诗人在梦中与徐九一一起邀请自己游览虎丘山,坐在千人石上看月亮,进行联吟。醒来后,诗人在睡觉前随手记录了这些想法,觉得它们很像五言律诗,便将它们整理成一组。 2. 晚露华山□,游情绝世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选项分析作答。 “阴曀日飘发”:天色阴沉,太阳像被风卷起的旗帜一样飘荡着。“阴”,指天色阴沉;“晔”,明亮的样子;“飘发”,飘扬,这里形容太阳像被风吹散了一般。 “悠悠折客程”:漫漫旅途,使旅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仿佛折断了客船的行程。“悠悠”,遥远、漫长之意;“折客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主要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此类题目的解答,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准确把握全诗意思,最后结合写作背景、手法、情感等分析作答即可。本题要注意“探意出声始”“而神忽逗之”“浑漠人天籁”等关键句的理解和赏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注意要“先输出”。 【答案】 诗句: 1.
《雩都登舟》 注释: 1. 山色还依袖,棹歌已入桅。家从云岭去,人向雪江来。 2. 暮霭千林出,寒烟一抹开。离心迷近远,望眼正徘徊。 赏析: 1. 山色还依袖,棹歌已入桅。家从云岭去,人向雪江来。 释义: 山的颜色仍然依附在衣袖上,船夫的歌声已经融入船桅。我们的家来自于云端的山脉,我们的人向着雪一样的江水前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乡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
注释: 臂与闲为狃,腕因不受调。 胳膊和手腕是习惯,因为手腕不受调教。 徐从书纠旷,还借药降骄。 慢慢地从书籍中纠正了旷废,又用药物去压制骄傲。 甘苦惟神剂,浅深亦意料。 甘甜苦涩都是神药,深浅长短也是意料之中。 未能知手舞,肱枕或馀饶。 不能知道手舞足蹈的样子,肱枕可能还有多余的悠闲。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病腕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人生百态的深深感悟。 第一句“臂与闲为狃
【诗句释义】 1. 然而,我忘记了从何说起,也不记得是谁。残灯余几,雨雪霏雱,有怀耿然,依韵追足。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景象,残灯、余几、霏雨和雪花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寒冷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和情感。 2. 莫逆交之橐,有怀梦亦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莫逆”意为“最要好的朋友”,而“橐”则是指皮囊,这里用来比喻友谊深厚
【注释】 农圃:即农圃人。 春霖:春天的细雨。 独向:独自面对。 山集云雷隘(ài):山间云雾聚集,雷声轰鸣。 岸倾陇亩斜(xiá):河岸倾斜,田间垄畔倾斜。 泉脉动(pào):泉水流动的声音。 优游:悠闲从容的样子。 语种瓜:像农夫一样谈论种植瓜类。 【赏析】 此诗首句写春雨,次句写诗人在农家独处,三、四句写雨中景色,五、六句写雨声和心绪,末句写闲情逸致。全诗意境开阔,格调清新,语言质朴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表达了作者的思归之情。“挂席过南浦”,诗人乘坐着船,在南浦江上航行。“高帆”指船的帆篷,因为风力很大所以高高的帆被掀起来。“西山飞鸟过”,西山上飞鸟掠过,山影倒映在水中。“南浦落花深”,南浦江边,落花纷纷。“雾重千林影”,“雾”指浓雾,浓雾里树林的影子重重地投到江面上,显得模糊不清。“舟轻万里心”,“舟”指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晚泊所见》。全诗如下: 落日逶迤去,丹霞宛转轻。 山深千树绿,月泻一湖清。 澄澹繇宽蓄,空蒙自远横。 微风天汉过,仍曳彩云生。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落日逶迤去,丹霞宛转轻。 这句诗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逶迤"形容太阳慢慢移动的样子,给人一种温柔而缓慢的感觉。"丹霞"则是指红色的天空或山脉,这里用来形容夕阳映照下的山脉呈现出一种柔和的红色
晚望 微风传窈谷,细雨到平沙。 岸色迎垂柳,波文卷落花。 云林深愈绿,山卉薄能华。 野意来无尽,青烟叠晚涯。 注释: - 微风传窈谷:微风轻轻传来,仿佛在穿过幽深的山谷。 - 细雨到平沙:细雨纷纷落下,落在了平坦的沙地上。 - 岸色迎垂柳:岸边的颜色似乎迎接着垂柳。 - 波文卷落花:波浪轻轻翻卷着飘落的花瓣。 - 云林深愈绿:云雾缭绕的树林深处显得更加郁郁葱葱。 - 山卉薄能华
诗句: - 东征颂百韵:这首诗是歌颂东征的。 - 刬除色声,罢遣行佾:清除音乐中的色彩和声音,停止舞蹈。 - 补疮息痍,剔摩啾唧:治愈战争带来的创伤,恢复和平。 - 于铄王师,几烦毖诘:赞美英勇的王师,担心他们被过度责问。 - 闵予一人,赖王仔佛:怜悯自己一个人,依靠皇帝的智慧。 - 惟皇鉴观,惟天阴骘:只有皇帝能洞察一切,只有天在保佑。 - 俾而炽昌,俾而寿谧:使国家繁荣昌盛,使人民长寿安宁。
【译文】 已经覆车,未惩后轶。长驱远近,使民战栗。王赫斯怒,奋我徒卒。 鲁阳回戈,彦章移日。因四海心,除天下疾。既远污尘,既止狂獝。 慨彼愚嚣,置此迷述。贞丈人师,出长子律。王来自东,东人孔壹。 肃将天威,无远或佚。德威流行,不速而驿。邳离前驱,新息嗣跸。 孟守珠还,寇公竹茁。易兹介鳞,去彼虮虱。拔兹柞棫,攘彼藜蒺。 有狨就绳,有鲸就繂。山氛再拭,海波无𩘟。惟兹百粤,多欢少怵。 蚩蚩倒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东征颂百韵》。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翻译: 1. 皇帝八载,四海归一。普率王臣,义无自逸。举目新亭,兴言纬恤。 - 皇帝八年,天下统一。普遍率领王臣,义无反顾地努力工作。环顾新亭,感慨万千,关心百姓疾苦。 2. 驾牡瞻乌,敢歌蟋蟀。爰击中流,稍休暴膝。 - 驾着战车仰望乌鸦,敢唱蟋蟀之歌。攻击敌人的中流,稍稍休息了暴虐的膝盖。 3. 高山峨峨,琼海沕沕。铜柱人遥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张栻,他生活在1137年至1180年之间。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 立秋前三日繇乐民之高凉 立秋前三日,即农历七月初九,是一年中天气最为清凉的时候。这里的“高凉”可能指的是一种凉爽宜人的感觉,或者是对某种高贵、清凉状态的比喻。 - 出门投袂更何之,后乐先忧此一时
萤火二首 第一首 化腐来新彩,含辉向本丛。 华身依玉露,流影度金风。 不以明开夜,安知色在空。 秋容初一散,尔意莫匆匆。 注释:从腐烂的地方再生出新的彩光,带着光辉向那本源所在的地方。华身依附着玉露,流影度过金风。不是在白天发光,怎能知道它的颜色在天空中呢?秋天的景色初一开始消散,你的意思不要急于行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写萤火虫的成虫产卵于枯草中,孵化后成为幼虫,然后蜕皮变成蛹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苍茫何所至,历乱转相亲。" - 注释:形容广阔的天地之间,万物显得朦胧而神秘。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广阔而又模糊的自然景象,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苍茫"一词常用以形容视野开阔、景象辽阔,而"何所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历乱转相亲"则暗示了在这广袤无垠的世界中,万物虽远且复杂,但彼此间却能产生一种难以言说的亲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