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澜飞涨海,冬日着寒山。
久客怀幽意,悲时多苦颜。
人生哀乐趣,不离久暂间。
谁分生死界,长作古今闲。
芳草经时忆,白云每处闲。
古之伤心者,钟情亦自艰。
登临何所送,淹留为尔攀。
嗟哉人日远,孰忍见秋还。
【注释】
季秋晦日:指农历十月的最后一天。五节百宜:指各种礼仪。山中作秋招诗五首:即《秋兴五首》。
【译文】
秋风掀起波澜,大海波涛汹涌;冬日里寒气逼人。
久居他乡有怀归之情,悲叹时世多苦难。
人生哀乐苦乐,都在长久与暂时之间。
谁又能划分生死界线,总是古今闲适。
芳草常在记忆中,白云处处悠闲。
古来伤感的人,都是钟情而自苦。
登高望远送什么?只是滞留不去攀缘。
唉!人的生日已过,谁能不忍见秋色又还?
【赏析】
《秋兴五首》,是作者晚年的一组七言绝句,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深秋时节。这组诗反映了作者在流寓他乡的寂寞心情,以及他在乱世中的感慨和不平之气。全诗风格苍凉悲愤,沉郁凝重,意境阔大而深邃。诗人通过“秋”与“冬”的对比,抒发了对国破家亡、身世飘零的悲愤,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第一首前两句以景起兴,描绘出一幅海潮翻涌,山峦披雪的景象。后两句则转入抒情,表达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局动荡的忧虑。此诗以“秋”字为题,但并非单纯的咏秋之作。
第二首开头两句,诗人用“久客”二字点明自己的处境。然后从“悲时”入手,直抒胸臆,抒发了自己对时事的忧患意识。此诗以“哀”字为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第三首以“人生”开篇,引出了人生的无常和苦乐。接着诗人以“不离久暂间”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对生命价值的反思,同时也暗含了对乱世中人们的同情和关怀。此诗以“哀”字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第四首前三句以“芳草”开篇,引出了自然的美景。然后诗人以“白云每处闲”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含了对乱世中人们的痛苦和无奈的同情。此诗以“闲”字为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向往。
第五首前三句以“古之人”开篇,引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然后诗人以“钟情亦自艰”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真挚爱情的珍视和坚守,同时也暗含了对乱世中人们的情感困境的理解和同情。此诗以“伤”字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情厚意。
第六首前三句以“嗟哉人日远”开篇,感叹时间的流逝和人的衰老。然后诗人以“孰忍见秋还”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易逝、人事难料的感慨和无奈。此诗以“伤”字为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深深感慨。
第七首前三句以“登临何所送”开篇,表达了诗人对高处的向往和追求。然后诗人以“淹留为尔攀”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高处景色的留恋和不舍,同时也暗含了对乱世中人们的精神寄托和追求。此诗以“伤”字为题,表达了诗人对高处景色的赞美和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