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今颇继,齐勇复谁馀。
颇怪玄枵纪,翻为赤臭居。
春光愁废垒,草色怅丘墟。
屈指他时蔓,何当此岁除。

【注释】

致败:指战败。

宋仁:即宋真宗。今颇继,指今日的宋真宗颇能继承先帝遗志。齐勇:同仇敌忾。

玄枵纪:古代天干地支记日法中玄枵的第一天,即农历正月初一。

翻为赤臭居:意为转年就到了大暑,又值赤道附近最热的时期。

废垒:废弃的营垒。

丘墟:山丘上的废墟。

屈指他时蔓,何当此岁除:屈指数算着明年又是一年,何时才能结束战乱?此岁除,此年的除夕,即新的一年。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北宋末年战事频繁、国力衰竭的一种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宋仁今颇继,齐勇复谁余”,以感叹的语气表达了宋真宗在位期间,国家承继了前辈的基业,然而,如今国力衰退,难以恢复当年的雄风,这不禁让人感慨万分。

颔联“颇怪玄枵纪,翻为赤臭居”,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之情。玄枵纪是指农历正月初一,而翻为赤臭居则是指转年就到了大暑,又值赤道附近最热的时期,这样的天气条件并不适合战争,然而,现实中的战争却让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颈联“春光愁废垒,草色怅丘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战争破坏后的荒凉景象的深深痛惜。废垒和丘墟都是战争后留下的痕迹,它们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尾联“屈指他时蔓,何当此岁除”,诗人通过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美好向往。屈指他时蔓,意味着等待下一个岁月的到来;何当此岁除,则是指希望在那个时刻能够结束战乱,迎来和平的生活。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情感的作品。它通过对宋仁时期的回顾和对战争的反思,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忧虑。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历史、关注现实的机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