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典笙簧莫浪吹,三坟金玉久相贻。
独留古意还千古,尽洗时心又一时。

【注释】

稽古:考察古代的典籍,指对历史和前代的评论。作:撰写。

笙簧:笙管乐器。

三坟:《尚书》中记载的上古三代之书,即《尧典》、《舜典》、《禹贡》。金玉:比喻珍贵的文物典籍。贻(yí移):赠送。

独留古意:只保留古人的思想、志趣。又指只保持古代的遗风。

时心:世俗之心。又指一时的功利之心。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抒发了诗人面对历史典籍,感慨万千的情感。全诗用典故,写议论,以古论今,借古讽今,是一首咏史抒情佳作。

开头两句“五典笙簧莫浪吹”,说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那些有关礼乐制度的书籍,不要轻易地就把它丢掉了,应该仔细地研究它。这里运用典故。《礼记·乐记》:“五色比象乎五月……笙镛以降,诸夏辑舞。”《史记·殷本纪》载商汤灭夏之后,命伊尹作相,制礼乐,作《濩》(hào)乐章。《汉书·礼乐志》载:“《大武》兴于殷,奏黄帝,祖颛(zhuān)顼,宗尧舜,复祖至汤,综《六艺》,结《五行》,离《音律》,然后揖让而升歌《庭实》,号为《大武》也。”这里的“笙”指笙箫等乐器,“簧”指笙箫的共鸣部分。笙簧,泛指音乐。

下面两句“三坟金玉久相贻”,说那《三坟》这样的上古经典,金玉般的珍贵典籍,流传至今,世代相传。这里运用典故。《淮南子·修文训》:“《三坟》在东,线(xīn辛)门近北,昆仑山在其南,雁门山在其北。”三坟,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伏羲氏、神农氏和轩辕氏所造的文字书籍,包括《易经》、《尚书》、《礼记》、《乐经》四部。三坟之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所以被认为金玉般地珍贵。

第三句“独留古意还千古”,说只留下古人的思想和志趣,就可以与古人同在了。这一句运用典故。《世说新语·文学》载谢玄问孙兴公(孙绰):“卿何类乐?”孙兴公答道:“固已知卿不言可知耳。”意思是说,孙兴公知道自己与谢玄不同,因此不提自己的志趣。

第四句“尽洗时心又一时”,说把世俗之心都洗刷干净了,又回到那个时代去。这句运用典故。《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主张恢复西周以来的礼乐制度。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只有把世俗之心都洗刷干净,才能回归到古人的境界中去。

整首诗用典不多,但运用得当,既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诗歌技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