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望望春春可怜,君恩犹许傍林泉。
薇山枉忆黄虞代,桃水应忘魏晋年。
日月为余光早到,风云出此气弥添。
春容无数飞前壑,心远方知有地偏。
乙未元日,作者在新年伊始赋得一首题为“东望”的诗作。
东望望春春可怜,君恩犹许傍林泉。
薇山枉忆黄虞代,桃水应忘魏晋年。
日月为余光早到,风云出此气弥添。
春容无数飞前壑,心远方知有地偏。
【注解】:
东望:指诗人遥望东方的景象。
春怜:春天的可爱之处。
君恩:指皇帝的恩情。
傍林泉:靠近山林泉水,比喻隐居的生活。
枉:徒劳、无谓。
黄虞:传说中的贤明之君。
桃水:桃花源的水源。
魏晋年:指魏晋时期的年岁。
日月为余光早到:太阳和月亮的光芒照耀着我。
风云:形容天地间的风云。
弥添:更加增加。
春容:春天的景色。
前壑:前面深谷。
心远:心志遥远。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在乙未年的元旦所作的一首诗。全诗共八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自己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东望望春春可怜”,直接表达了诗人在新的一年里对春天的喜爱和欣赏。第二句“君恩犹许傍林泉”,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感激和忠诚,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古代的贤君一样,过着隐居的生活,享受着自然的美景。
第三句“薇山枉忆黄虞代,桃水应忘魏晋年”,诗人回忆起古代的贤明之君,如黄帝、尧舜等,他们治理国家,关心百姓,使得天下太平。而自己则如同桃花源中的人们一样,远离世俗,过着隐居的生活,享受着自然的美景。这里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他看到天空中的太阳和月亮,感受到了它们的光芒照耀着他;他看到了云彩和风,觉得它们更加增添了大自然的美。这几句诗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色,展现了他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最后两句“春容无数飞前壑,心远方知有地偏”,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他感叹春天的景色如此美丽,仿佛要飞到前面去观赏;同时他也感到自己身处偏僻的地方,与世隔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大自然喜爱和隐居生活的向往之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悲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