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夕无言独闭关,樵人牧子自来还。
新亭有泪沾愁臆,旧国摧心沃病颜。
日照蛛丝悬碧草,风吹虫语乱幽山。
且随耳目看时变,丛桂遥遥尚可攀。

仲夏六日之下川三首

晓夕无言独闭关,樵人牧子自来还。

新亭有泪沾愁臆,旧国摧心沃病颜。

日照蛛丝悬碧草,风吹虫语乱幽山。

且随耳目看时变,丛桂遥遥尚可攀。

注释:

  • 仲夏六日之下川三首: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在仲夏时节创作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的第三首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独自生活的情景。
  • 晓夕无言独闭关:指诗人在山上独自生活,白天和夜晚都没有人陪伴,只能独自闭门不出。
  • 樵人牧子自来还:指的是山上的樵夫和牧羊的人会自行前来拜访。这些村民是诗人的朋友,他们会定期来访,与诗人共度时光。
  • 新亭有泪沾愁臆:指诗人在新亭(一处风景名胜)上留下了眼泪,因为那里曾是他伤心之地。
  • 旧国摧心沃病颜:指的是诗人曾经离开的国家,如今已成为废墟,这让诗人内心深受打击,面色憔悴。
  • 日照蛛丝悬碧草:指阳光照耀下,蜘蛛网挂在青翠的草丛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风吹虫语乱幽山:是指微风拂动树叶,发出沙沙声,使得山林显得更加幽静。
  • 且随耳目看时变:指诗人欣赏眼前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同时聆听鸟儿的啼鸣。
  • 丛桂遥遥尚可攀:指诗人看到远处的桂花树(丛桂)依然遥不可及,但他仍然可以攀登上去欣赏那美丽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仲夏时节创作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中的第三首。诗人以“仲夏六日之下川三首”为题,描绘了自己在山中独自生活的情景。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