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郎因势驱乌合,盆子惊啼向赤眉。
民心歌汉虽有日,神器岂教庸物司。
戴侯曾孙曰更始,平林兵中实始基。
流汗无言空割席,酣歌委柄日行私。
灶下中郎多冗阘,烂羊关内几参差。
元元扣心更思莽,天下纷纷此一时。
慷慨伯升还受螫,独居武信泪潜滋。
冠帻妇衣真可笑,苟非司隶表前仪。
察能黜否除苛政,喜心谁使泪翻垂。
火德重兴繇白水,长安已破曾孙死。
不死来归有盆子,投戈解甲齐熊耳。
羊头羊胃何堪拟,淮阳诸息亦侯矣。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 附更始盆子:
- 注释:指跟随更始帝的王郎(即刘盆子)。
- 赏析:这句诗开篇就点明了主题,表明了诗人对王郎及其随从的态度和情感。
- 王郎因势驱乌合:
- 注释:王郎顺应时势,利用混乱的局面。
- 赏析:这里描绘了王郎利用混乱局势的智谋与手段。
- 盆子惊啼向赤眉:
- 注释:刘盆子被俘后惊慌失措地哭泣着。
- 赏析:这句话展示了刘盆子的无助和惊恐,以及他被迫臣服于他人的事实。
- 民心歌汉虽有日:
- 注释:尽管汉朝已经存在很久,但人们依然在歌唱它。
- 赏析:这句反映了虽然汉朝已存在很长时间,但其政权仍受人民欢迎的事实。
- 神器岂教庸物司:
- 注释:国家的神器怎能让平庸的人掌管。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认为不应将国家大权交给无能之辈。
- 戴侯曾孙曰更始:
- 注释:戴侯的曾孙就是更始。
- 赏析:通过提及历史人物,诗人强调了更始的重要性和地位。
- 平林兵中实始基:
- 注释:在平林的战场上,建立了新的基业。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更始建立新政权的场景,暗示了其合法性和重要性。
- 流汗无言空割席:
- 注释:即使流着汗水也无法改变现状,只能无奈地放弃。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力感。
- 酣歌委柄日行私:
- 注释:尽情享乐,把权力交给别人。
- 赏析:揭示了更始可能的腐败行为,表达了对他的不满。
- 灶下中郎多冗阘:
- 注释:厨房下的小官很多,都是无用之物。
- 赏析:用夸张的手法讽刺了官场中的无能之辈。
- 烂羊关内几参差:
- 注释:关中地区有很多混乱。
- 赏析: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 元元扣心更思莽:
- 注释:百姓们内心深感忧虑,怀念王莽时代。
- 赏析:通过百姓的心态反映社会动荡给民众带来的痛苦。
- 天下纷纷此一时:
- 注释:现在正是天下纷争的时期。
- 赏析:这句总结了当时的形势,指出这是一个不稳定的时代。
- 慷慨伯升还受螫:
- 注释:伯升慷慨激昂地归来并受到伤害。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伯升的悲壮和忠诚,同时也揭示了他的不幸遭遇。
- 独居武信泪潜滋:
- 注释:独自居住时,泪水悄然滋生。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孤独、无助的情感。
- 冠帻妇衣真可笑:
- 注释:戴着头巾穿着妇女的衣服真是可笑。
- 赏析:通过讽刺的方式嘲笑那些不伦不类的人。
- 苟非司隶表前仪:
- 注释:如果不是像司隶那样树立榜样。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批评现实中的不良现象。
- 察能黜否除苛政:
- 注释:能够识别贤能之人并罢免无能之人以清除苛政。
- 赏析:这句反映了诗人对政治清明的期望。
- 喜心谁使泪翻垂:
- 注释:喜悦之情为何使人泪湿?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情,既有喜悦也有悲伤。
- 火德重兴繇白水:
- 注释:火德再次兴盛是源于白水的启示。
- 赏析:这句反映了一种天命论的思想,认为某个事件或人物的出现预示着某种趋势或转变。
- 长安已破曾孙死:
- 注释:长安已被攻破,曾孙也死了。
- 赏析:这句传达了战争的残酷和悲剧性。
- 不死来归有盆子:
- 注释:如果不死就能回归,刘盆子也有一席之地。
- 赏析:这里的“有盆子”指的是刘盆子,意味着他虽被俘但仍然有机会回归。
- 投戈解甲齐熊耳:
- 注释:放下武器,解除武装,共同对抗敌人。
- 赏析:这句描绘了一种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外敌的情景。
- 羊头羊胃何堪拟:
- 注释:羊头羊肚,怎么比得上牛的肉?
- 赏析:比喻政治腐败,不如牛的肉质鲜美。
- 淮阳诸息亦侯矣:
- 注释:淮阳的后代也是诸侯了。
- 赏析:这句表达了对淮阳后代成为诸侯的美好祝愿。
通过这些关键词和诗句,我们不仅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还能深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政治和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