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左辫安能脱,羊质豺心空苟活。
魏圭束帽始吞华,分曹置学何超越。
明元平盗复防边,大武雄材谁敢越。
兖豫幽雍入并包,自淮逾汉供彼捋。
佛狸未应卯年谣,春燕无家总林末。
天道何曾遂果无,槊贯婴儿还自剟。
浚弘相继北南休,孝文出类文风豁。
迁乔出谷岂徒然,以夏更夷如洗抹。
文治终难久属夷,夷运百年应易拨。
宣武闲居失搆堂,孝明冲子漫嗟咄。
杨白花已河阴沉,尔朱荣向雒阳喝。
庄闵逾年禄永终,东西自此名分割。
东雒长柯寄六浑,西安大柄繇黑獭。
堪怜孝武入长安,辞汤得火徒蹩躠。
东静及身遇高洋,西文再传终拓跋。
吁嗟元魏洵狄豪,百五十龄天乃夺。
君看齐周二纪馀,接瞬中原归我挞。

这首诗是北朝时期的一首五言诗,共0句,每句五个字。诗的作者不详,内容涉及北朝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

诗句释义:

  1. 胡人左辫安能脱,羊质豺心空苟活。
  • 胡人:指北方的少数民族,这里特指东魏。
  • 左辫:指古代胡人的一种发型,辫子在左边。
  • 羊质豺心:比喻人的品质低下,像豺狼一样凶狠。
  • 空苟活:形容这些人只能苟且偷生,无法摆脱困境。
  1. 魏圭束帽始吞华,分曹置学何超越。
  • 魏圭:指北魏的官服,圭形似斗。
  • 束帽:指古代官员戴冠的礼节,即把帽子放在头顶上。
  • 吞华:比喻中原文化被吸收。
  • 分曹置学:指古代军队中按兵种划分部队,并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
  • 何超越:表示这些措施无法超越古代的水平。
  1. 明元平盗复防边,大武雄材谁敢越。
  • 明元:指北魏的明元帝拓跋嗣。
  • 平盗:指平定盗贼。
  • 大武:指北魏的大武帝拓跋焘。
  • 雄材:指英勇的才能。
  • 谁敢越:表示这些将领无人敢越过防线。
  1. 兖豫幽雍入并包,自淮逾汉供彼捋。
  • 兖豫:指兖州和豫州一带。
  • 幽雍:指幽州和雍州一带。
  • 入并包:指这些地区都被纳入统一范围。
  • 自淮逾汉:指从长江以北越过汉水。
  • 供彼捋:指供应敌人掠夺。
  1. 佛狸未应卯年谣,春燕无家总林末。
  • 佛狸:指北魏的孝文帝元宏。
  • 卯年谣:指关于他的民谣。
  • 春燕无家:形容他失去了家园。
  • 总林末:指他最终死在山林之中。
  1. 天道何曾遂果无,槊贯婴儿还自剟。
  • 天道:指命运或天意。
  • 何曾:表示从来没有。
  • 遂果无:意为没有结果或实现。
  • 槊贯婴儿:形容残酷的刑罚。
  • 还自剟:表示这种手段再次出现。
  1. 浚弘相继北南休,孝文出类文风豁。
  • 浚弘:指北魏的皇帝拓跋浚和孝文帝拓跋宏。
  • 相继:指相继登基。
  • 北南休:指南北政权暂时停止争斗。
  • 孝文:指孝文帝拓跋宏。
  • 出类:指与众不同。
  • 文风豁:形容文化繁荣开放。
  1. 迁乔出谷岂徒然,以夏更夷如洗抹。
  • 迁乔出谷:指迁移到远方。
  • 岂徒然:表示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 以夏更夷:指用武力改变原来的民族。
  • 如洗抹:形容彻底改变了面貌。
  1. 文治终难久属夷,夷运百年应易拨。
  • 文治:指文化政治治理。
  • 终难久属夷:表示文化政治治理难以长久保持。
  • 夷运:指民族的命运或运势。
  • 应易拨:表示民族的未来应该是不同的。
  1. 宣武闲居失搆堂,孝明冲子漫嗟咄。
  • 宣武:指北魏的宣武帝元恪。
  • 闲居:指闲居在家。
  • 失搆堂:指建造房屋时失去了方向。
  • 孝明冲子:指北魏孝明帝元诩。
  • 漫嗟咄:表示随意叹息或感叹。
  1. 杨白花已河阴沉,尔朱荣向雒阳喝。
  • 杨白花:指杨广的皇后杨丽华(即杨贵妃)。
  • 河阴:指洛阳附近的河阴县,当时杨广被软禁于此。
  • 洛阳:指当时的都城洛阳。
  • 尔朱荣:指尔朱荣家族的成员,当时势力很大。
  • 雒阳:指洛阳,当时为东魏的都城。
  1. 庄闵逾年禄永终,东西自此名分割。
  • 庄闵:指西魏的皇帝宇文泰和北周的皇帝宇文邕。
  • 逾年:表示经过一年。
  • 禄永终:表示职位或地位永远不变。
  • 东西自此名分割:表示东西魏之间的战争导致国家分裂。
  1. 东雒长柯寄六浑,西安大柄繇黑獭。
  • 东雒长柯:指东魏的长乐宫。
  • 寄六浑:指西魏的李虎家族掌控了六浑之地。
  • 西安大柄:指西魏的宇文泰掌握了国家的大权。
  • 繇黑獭:指东魏的侯景之乱后,西魏的宇文泰控制了局势。
  1. 堪怜孝武入长安,辞汤得火徒蹩躠。
  • 堪怜:表示怜悯。
  • 孝武:指北魏孝武帝拓跋宏。
  • 入长安:指孝武帝被俘虏并送往长安。
  • 辞汤得火:形容处境艰难,如同身处沸水中。
  • 徒蹩躠:表示被迫行动迟缓或无力反抗。
  1. 东静及身遇高洋,西文再传终拓跋。
  • 东静及身:指东魏的君主遭遇高洋。
  • 高洋:指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澄。
  • 西文再传:指西魏的君主再传位给其他家族。
  • 终拓跋:表示最终被北魏取代。
  1. 吁嗟元魏洵狄豪,百五十龄天乃夺。
  • 吁嗟:表示感慨或叹息。
  • 元魏:指北魏。
  • 洵狄豪:表示北魏是一个强大的民族。
  • 百五十龄:指北魏存在了150年。
  • 天乃夺:表示天命转移,北魏最终灭亡。
  1. 君看齐周二纪馀,接瞬中原归我挞。
  • 君看:表示观察或思考。
  • 齐周二纪:指东晋和南朝的两代历史时间约为250年。
  • 接瞬:表示瞬间或转眼之间。
  • 中原:指中原地区,即今天的河南、山东等地。
  • 我挞:表示统治或恢复中原的统治权。

这首诗通过对北魏历史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状况,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通过对诗句的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