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骨打取阿疏城,按出虎源金号成。
混江赭马随鞭指,朔土黄龙次第平。
山北谁容辽假息,南侵岂俟宋渝盟。
乞买方图分道入,徽钦已驾北辕行。
立楚立齐仍册宋,熙炀继暴岂能撄。
吴山立马人何在,乌禄来燕众始生。
自璟及珣根渐拨,沙虎翻来铁木旌。
三十七辆和林道,五百馀人血泪盈。
当年宋室何如此,守绪辞汴合禁声。
蔡州枉就承麟烬,黑水空辜负马名。
诗歌赏析:这首诗是郭之奇所作,表达了作者对金军侵扰的不满及对南宋皇帝徽钦南渡的遗憾。全诗通过描绘金军入侵的场景及其所带来的破坏,以及对南宋皇帝逃往北方的讽刺,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诗词原文:
阿骨打取阿疏城,按出虎源金号成。
混江赭马随鞭指,朔土黄龙次第平。
山北谁容辽假息,南侵岂俟宋渝盟。
乞买方图分道入,徽钦已驾北辕行。
立楚立齐仍册宋,熙炀继暴岂能撄。
吴山立马人何在,乌禄来燕众始生。
自璟及珣根渐拨,沙虎翻来铁木旌。
三十七辆和林道,五百馀人血泪盈。
当年宋室何如此,守绪辞汴合禁声。
蔡州枉就承麟烬,黑水空辜负马名。逐句释义:
- 阿骨打取阿疏城,按出虎源金号成。:阿骨打(即阿鲁补答)攻下阿疏城,并建立了金国的政权,“按出虎源”可能指的是金国的都城或重要地区。
- 混江赭马随鞭指,朔土黄龙次第平。:金军的战马如同混江龙一般勇猛,金国军队步步为营,最终占领了大片土地。
- 山北谁容辽假息,南侵岂俟宋渝盟。:北方的辽国已经无力抵抗,而南方的宋朝却还在等待与金国议和。
- 乞买方图分道入,徽钦已驾北辕行。:金军希望分道进入中国,徽钦二帝已经跟随北车离开。
- 立楚立齐仍册宋,熙炀继暴岂能撄。:金国试图建立自己的政权,同时册封宋朝皇帝,但这种暴政是无法持续的。
- 吴山立马人何在,乌禄来燕众始生。:诗人询问吴地的山峦之下,那些曾经的人民是否还在那里,而新来的金军则开始在新的地区立足。
- 自璟及珣根渐拨,沙虎翻来铁木旌。:从王璟到赵珣,逐渐被推翻,而沙虎和铁木则带来了新的混乱和挑战。
- 三十七辆和林道,五百馀人血泪盈。:金军在三十七条道路上发动了攻击,付出了五百多人的生命作为代价。
- 当年宋室何如此,守绪辞汴合禁声。:当年的宋朝为什么能承受如此多的苦难,而守绪却在汴京宣布投降。
- 蔡州枉就承麟烬,黑水空辜负马名。:蔡州的灭亡和黑水的浪费都是历史的悲剧,金军的名字也因此被蒙羞。
- 创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明末清初之际,当时金朝已经建立,并且对中国北部地区进行了多次侵略。郭之奇作为一位南明大臣,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对明朝的哀悼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 作品鉴赏:
-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金朝的强大和对中原地区的征服。诗中的意象如“混江赭马”、“朔土黄龙”等,都极具视觉冲击力,使得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看到金军的军队和战争场景。
- 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国家分裂的痛心疾首,以及对南宋皇帝徽钦逃亡的惋惜之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渴望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悲壮情怀。
- 最后一句“蔡州枉就承麟烬,黑水空辜负马名”更是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巨变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无奈的感叹。
- 总结:《附金十主》是郭之奇在金朝统治时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它不仅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刻的情感和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