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生于累累由心,累绝心灰外孰侵。
蜩鸴方嗤云路远,菌蛄宁惜岁华沉。
游无穷者随天地,行有待焉出古今。
常有常无何处往,除年除夜细相寻。

这首诗是诗人羁旅他乡,除夕夜读老庄合刻的《庄子》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理解。

“羁馆除夕读老庄合刻漫赋十章”:在旅馆中除夕之夜,读了合刻的老庄书籍,写下了十章漫赋。

“悲生于累累由心,累绝心灰外孰侵。”:悲愤生起是因为内心的种种烦恼和忧虑,但当这些烦恼忧虑全部消失后,外界又有何人能够侵扰我呢?

“蜩鸴方嗤云路远,菌蛄宁惜岁华沉。”:蝉和螳螂嘲笑着天空的路太远,而菌蛙则感叹时光的年华已经沉沦。

“游无穷者随天地,行有待焉出古今。”:那些自由自在的人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而行动有所期待的人则是从古代走向未来。

“常有常无何处往,除年除夜细相寻。”:常常与无常究竟在哪里可以找到答案呢?只有通过去除年和除夜的思考才能得到答案。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羁旅他乡、除夕之夜阅读老庄合刻的书籍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理解。诗中通过对蝉和螳螂、菌蛙等生物的描述,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认为,人生的悲愤和烦恼都是源于内心的忧虑和烦恼,当这些忧虑和烦恼消失后,外界又有何人能够侵扰我呢?诗人还通过比喻,将自由自在的人和行动有所期待的人进行了对比,揭示了人生的不同状态和追求。最后,诗人通过对“常有常无”的思考,得出了只有在去除年和除夜的时候,才能真正找到答案的结论。这种思考方式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入理解和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