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泥沙问悉纤,真成平准亦难厌。
更无山海藏天地,惟有农丞算铁盐。
利析秋毫民自竭,赢归少府吏虽廉。
烹羊未必堪求雨,出马终须赋日添。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在担任成都武成军节度副使兼利州路安抚使时所写。诗中通过描绘四川盐井、铁场等生产设施的繁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农民生活的关注以及对国家经济状况的忧虑。
我们来看第一句:“史称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然乎否”。这句话的意思是:史书上记载百姓不增加赋税就能使天下富裕,这是真的吗?这是一个反问句,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疑问,即历史上的记载是否真实可靠。这里的“益”指的是增加,“赋”指的是赋税,“用饶”则是指富足,“否”则是指否定。整句话的大意是:史书上记载的“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真的可信吗?
我们看到第二句:“不问泥沙问悉纤,真成平准亦难厌。”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不再关心泥沙混杂,只关心每根丝线的质地。这里,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将丝线比作民生问题,表示对民生问题的关心和重视。这里的“平准”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税收制度,用来调节市场物价,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整句话的大意是:我们不再关心泥沙混杂,只关心每根丝线的质地,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公平公正的税收制度。
我们看第三句:“更无山海藏天地,惟有农丞算铁盐。”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山海藏匿天地财富,只有农官计算铁盐的收入。这里,作者再次强调了自己的观点,即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和铁盐产业。这里的“农丞”指的是农官,“算铁盐”则是计算铁盐的收入。整句话的大意是: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和铁盐产业,而不是山海藏匿的财富。
我们看到第四句:“利析秋毫民自竭,赢归少府吏虽廉。”这句话的意思是:从秋毫之利开始计算,百姓就会耗尽;即使清廉的官吏也难以避免。这里,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将秋毫之利比作微小的利益,以此来说明这些利益的分配方式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整句话的大意是:即使是清廉的官吏也无法避免从秋毫之利开始计算,百姓的生活就会受到影响。
我们来看第五句:“烹羊未必堪求雨,出马终须赋日添。”这句话的意思是:煮羊肉或许能够祈求下雨,但出马打仗却要增加赋税。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对比的手法,将煮羊肉与祈求下雨进行对比,而将出马打仗与增加赋税进行对比。整句话的大意是:有些事情看起来能够带来好运,但结果却可能适得其反。
这首诗通过对四川盐井、铁场等生产设施的繁忙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农民生活的关注以及对国家经济状况的忧虑。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史书上记载的质疑,以及对国家财政收入来源的探讨,展现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和对现实的关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