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九十尽愁思,春去愁留又一时。
曼绿遥分湘水面,残青犹染秀山眉。
楝风梅雨休交妒,柳浪松涛忽共吹。
寄语衡阳归北雁,炎州亦有向南枝。

【注释】

一时:一刹那,一会儿。

曼绿遥分湘水面,残青犹染秀山眉。

楝风梅雨休交妒,柳浪松涛忽共吹。

寄语衡阳归北雁,炎州亦有向南枝。

【赏析】

此诗为作者于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春所作,当时作者因遭奸人排斥而离开广东,由桂入闽,途中经过湖南。诗人在《送别》中曾写“君行南浦恨无期”,此次又写“君去炎州有归日”。

开头两句“一时”即一霎时,点明时间,表明离别的短暂。“春光九十尽愁思,春去愁留又一时。”春天消逝了,诗人的愁思却依然未尽。这两句诗以反衬手法,将“春”与“愁”对比,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及春天逝去后的无限惆怅。

三、四句“曼绿遥分湘水面,残青犹染秀山眉。”“曼绿”是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秀山眉”指山峦秀丽,像两道眉毛。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湘水之滨,欣赏着那如黛的山峰和翠绿的江面。

五、六句“楝风梅雨休交妒,柳浪松涛忽共吹。”“楝风”指的是楝树的花香,“梅雨”是指梅子的雨,都是春天常见的自然现象。这两句诗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楝花飘香,梅子滴雨,柳条轻拂,松涛激荡的景象。这些景象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七、八句“寄语衡阳归北雁,炎州亦有向南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衡阳是湖南的一个城市,这里也是诗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这两句诗中的“炎州”指的是今天的广东省,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南方的热情和活力。这两句诗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湘水之滨,欣赏着那如黛的山峰和翠绿的江面。同时,诗人也善于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抒情小品,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