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飞音下亦何迟,蠖屈龙存此一时。
妙物为言神似喜,与民同患圣宜悲。
君平未访空留石,詹尹相逢漫拂龟。
但得羲文开我意,不须万策引群疑。
诗句释义及注释:
- 筮易有所疑 - 占卜吉凶,心中有疑问。
- 鸟飞音下亦何迟 - 鸟儿展翅飞翔,声音落下也不过片刻。比喻时间流逝迅速。
- 蠖屈龙存此一时 - 蠖(huò)曲着身体,龙则蛰伏在此时。指时机尚未到来,但形势已有转变。
- 妙物为言神似喜 - 美好的事物似乎能够理解并表达其精髓。
- 与民同患圣宜悲 - 圣人和人民共同经历忧患,因此应该感到悲痛。
- 君平未访空留石 - 张衡,字君平,他曾经来访访求占卜的石头,但石头已经空无一物,留下遗憾。
- 詹尹相逢漫拂龟 - 詹尹,即詹尹庆,他也曾与孔子相遇,并抚摸过乌龟来占卜未来的吉凶,但结果并不如意。
- 但得羲文开我意,不须万策引群疑 - 只要得到《尚书·尧典》的智慧就能解开心中的疑惑,不必再多用策略来迷惑众人。
译文:
占卜之时心存疑虑,鸟儿展翅飞翔却只在瞬息之间。
蠖弯曲蜷缩,龙藏匿于一时,形势虽变却未至高潮。
美好之物仿佛能通神般理解并传递精髓,与我们共患难的圣人应感伤。
张衡寻访卜石,结果却是一片空寂,徒增遗憾。
詹尹与孔子相见,抚摸过乌龟却未能预知未来。
只愿有《尚书·尧典》的智慧开启我心,不再多费心思于众多策略以迷惑众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言了人生、历史与政治的兴衰变化。首句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占卜时的疑惑和不解。第二句“鸟飞音下亦何迟”借鸟类飞行之快与落地之慢形成对比,暗喻时光的流逝与机遇的错失。第三句“蠖屈龙存此一时”则进一步强调了时机的珍贵与不可逆转,指出即使处于逆境之中,也应把握机会,积极应对。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表达了对智慧的渴望与追求。第五句“妙物为言神似喜”将美好事物比作具有神秘能力的智者,它们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第六句“与民同患圣宜悲”则将这种智慧上升到了圣人的高度,认为他们因与民众共同经历苦难而感到悲伤。这一情感转折,揭示了圣人的高尚品格和对人民的深厚情感。
最后两句,诗人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张衡的失望和詹尹的徒劳无功都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无奈与彷徨。同时,“但得羲文开我意,不须万策引群疑”一句更是凸显了作者对于智慧的珍视和追求。他希望人们能够摒弃繁琐的策略,直接从《尚书·尧典》中获取智慧,从而解决问题。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人物心理的刻画,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于智慧的执着追求。它既是一首抒情诗篇,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对于后世读者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