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把微言质太初,人间谁更散于樗。
义姑自昔闻全鲁,过客于今见式闾。
古井不波空照影,地炉留火助耽书。
乾坤欲了西铭意,特为深恩制缟衣。
吴义姑诗(谩把微言质太初,人间谁更散于樗。义姑自昔闻全鲁,过客于今见式闾。古井不波空照影,地炉留火助耽书。乾坤欲了西铭意,特为深恩制缟衣)是明朝诗人陈实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谩把微言质太初:这里“谩”意为“虚”,表示没有实质内容;而“微言”指的是微妙的言辞或道理。整句意思是说,诗人用这些微妙的话语来质疑或探讨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在古代哲学中,“太初”通常指的是世界的开始,即宇宙的起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类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
人间谁更散于樗:这里的“人”可以理解为普通人或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散于樗”是一种比喻,用樗木比喻人的渺小和脆弱,暗示在广袤的宇宙中,个体的生命显得微不足道。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义姑自昔闻全鲁:这句话中的“义姑”可能是作者的一种自称或者是对某种角色的描述,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道德楷模或理想人物。“全鲁”在这里可能是指儒家文化的核心地区——山东省。整句诗的意思是说,这位道德楷模或者理想人物在历史上就已经被广泛地知晓,其影响深远。
过客于今见式闾:这句话中“过客”指路过此地的人,“式闾”则是指孔子的家。这句诗意味着即使是路过此地的人,也能够感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和魅力。这反映了孔子思想的影响力以及它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和影响。
古井不波空照影:这句话中的“古井”可以象征永恒和不变,“波”则代表动荡和变化。“空照影”则是说影子在空中飘浮却始终无法摆脱物体的本质。整句诗通过对比古井的宁静与水面上的影子的动荡,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事物变迁的感慨。
地炉留火助耽书:这里的“地炉”可能指的是一种用于取暖的设备,而“留火”则是指维持燃烧。“助耽书”中的“耽”有沉迷之意,整句诗描述了一个人在温暖的地炉旁沉浸在书籍世界中的景象。这反映了古人对于读书学习的重视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执着。
乾坤欲了西铭意:这里的“乾坤”指的是天地万物,“欲了”意味着想要理解或明白。“西铭”可能是指西方哲学家的某种思想或著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奥秘和哲学思想的探索欲望。
特为深恩制缟衣:这里的“深恩”指深厚的恩情或恩惠,“制缟衣”则是一种表示敬意或哀悼的行为,如制作白色的丧服。整句诗可能是说为了表达对某人的深深感激之情,特意制作了白色丧服以示尊重。
吴义姑诗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和哲理的诗歌,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的一种传承和发扬。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析,可以更加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背景,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诗歌中所蕴含的智慧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