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形幻出石城间,到此令人却忘还。
玉树无声红粉尽,招提如在老僧闲。
后先忧乐形偏切,今古兴亡意独关。
和就新诗聊寄枕,满天风雨送青山。
【解析】
1.奇形——奇特的形态,指石城。
2.却忘还—忘记了回去。
3.玉树、红粉、招提、老僧——皆为金陵清凉寺的代称。
4.忧乐—忧愁与欢乐,这里借代社会现实。
5.今古——古今,即从过去到现在。兴亡—兴盛和灭亡。意独关——意思只与自己有关。
【答案】
译文:奇特的石头城,在石城的奇特之处,我竟然忘记了回家。石城的美景如玉树,但红粉已尽,清凉寺依然存在。社会的忧愁与欢喜,都集中在这里。今天或昨天,今天的欢乐和忧愁,都与自己的生命息息相关。新诗写成,聊寄枕上,满眼的风雨将送走青山。
赏析:此诗为游历金陵清凉寺时所作,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写清凉寺的美景,后四句抒写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奇形幻出石城间”,以奇形幻景起兴,点明游览之地是石城(南京)。石城即石头城,又名石头津,位于南京城东北面长江北岸,始建于南朝刘宋元嘉八年(公元431年),是三国吴国孙权于公元252年所建,故又称孙权城。石头城三面临江,地势险要,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称。诗人登临石头城,见其雄伟壮观之姿,不禁赞叹不已。“到此令人却忘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石头城的无限眷恋之情。
五、六句紧承第四句而来,诗人由石头城之奇美联想到清凉寺之胜,又由寺之胜发思古幽情,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玉树无声红粉尽”一句,既点题中的“清凉”二字,又暗寓“玉树”(指清凉寺)“无声”之美。“招提如在老僧闲”一句,写出了诗人所见之景:尽管寺庙已经破旧,但它依然存在;尽管世事沧桑,但人们依旧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招提”即佛教建筑的总称。“老僧闲”三字,不仅写出了老僧悠然自得之态,而且道出了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中,只有“招提”依然存在这一事实。
最后两句是全诗主旨所在。诗人通过“后先忧乐”、“今古兴亡”的对比,表明自己对世事变幻无常的看法。这既是对现实的批判,也是对人生的感悟。诗人把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入了诗歌之中,从而使诗歌具有了更深的人生意味。
这首诗以咏石城、咏清凉、咏古刹、咏僧人为线索,以写景为主,兼及抒情,情景交融,寓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