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向清湘弄一舟,笑将双脚问清流。
囊收风月非穷相,梦熟烟霞最上头。
招隐谁甘同寂寞,著书独不为穷愁。
稻粱满地悲鸿旧,驯得沧波万里鸥。
《叠前韵二首》
【其一】
又向清湘弄一舟,笑将双脚问清流。
囊收风月非穷相,梦熟烟霞最上头。
招隐谁甘同寂寞,著书独不为穷愁。
稻粱满地悲鸿旧,驯得沧波万里鸥。
【其二三】
耳目无交不展书,此身如在太清居。
雪消炉焰冰消日,月到天心水到渠。
一一园花都傍暖,飞飞江燕未将雏。
好春好伴须行乐,束起松根七尺蒲。
注释:
- 又向清湘弄一舟:又向清湘(指洞庭湖)弄一艘船游玩。
- 笑将双脚问清流:笑着用双脚询问清澈的湖水。
- 囊收风月非穷相:形容生活的丰富与美好,并不觉得贫穷。
- 梦熟烟霞最上头:梦中熟习了烟雾缭绕的山景,感觉如同在最高峰上。
- 招隐谁甘同寂寞:有谁能甘愿隐居而忍受寂寞呢?
- 著书独不为穷愁:独自著书,不为贫困所困。
- 稻粱满地悲鸿旧:稻田和高粱丰收的景象,让人想起过去悲伤的鸿雁。
- 驯得沧波万里鸥:驯服的海鸥在无边的沧波中飞翔。
赏析:
本诗通过描写作者在清湘湖上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感慨。其中“囊收风月非穷相”和“梦熟烟霞最上头”两句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富足与自由。此外,“招隐谁甘同寂寞”和“著书独不为穷愁”则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物质富足的双重理想。整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富有、追求精神世界的生活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