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资治敢沽名,忧国忧时不尽情。
岂有丹砂藏石室,何当芹曝献彤廷。
禄粮通变宗藩利,兵律昭宣岭海清。
勿讶杞人空抱虑,经纶应不负生平。
【注释】
①资治:辅助治理。
②通纪治安策:指林念堂的奏疏《经略安南策》。
③丹砂:矿物名,古代用作颜料。
④芹曝:指陈青田的檄文。
⑤杞人(qǐ rén)空抱虑:《列子》记载杞国有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将无处可躲,便用土做了个房,准备到里面去。后人就用“杞人忧天”来比喻毫无根据的忧虑和想象。
⑥经纶(jīng lún):治理国家的策略和措施。
⑦不负生平:意谓没有虚度一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阅读了林念堂宗藩的《经略安南策》和陈青田的《大征檄文》后写的一首诗歌。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两位官员的赞扬和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首联两句是说林、陈两位官员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为国为民着想,敢于直言进谏,不怕得罪权贵,也不怕受到诽谤。他们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颔联两句是对这两位官员的赞美之辞。他们虽然身处高位,但并不贪图享乐,而是一心想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们的这种高尚品质值得我们敬佩。
颈联两句则是对这两位官员所做工作的肯定。他们能够通变权宜,使宗藩受益;他们能够昭明法纪,使岭海清平。他们的这种才干和才能令人钦佩。
尾联两句是说,我们这些后辈不应该像杞国人那样空有忧国之心而无所作为,而是要像林、陈两位官员那样,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也是对我们的一种鼓励和鞭策。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这两位官员的敬仰之情,又体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