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如僧冷,僧无似我颠。
尘空镜台偈,机落箭锋禅。
果入真如境,虚闻小有天。
从今来往熟,幽梦几牵连。

我们逐句翻译这首诗:

第一句:“我更如僧冷,僧无似我颠。”

  • “我”指诗人自己。“更”是更加的意思。“僧”是指僧人。“冷”在这里表示冷淡或孤寂。“颠”在这里指的是混乱、不安。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感觉自己比一般的僧人更加冷漠,没有他们那种颠倒混乱的状态。

第二句:“尘空镜台偈,机落箭锋禅。”

  • “尘”指的是世间的纷扰和污垢。“空”在这里表示空虚或超脱。“镜台偈”指的是佛经中的偈语,是一种宗教文本或哲理文本,通常用于诵读或讲解。“机”在这里指的是禅宗中的机锋,即禅宗问答中那些难以捉摸、需要领悟的瞬间。“箭锋禅”则是比喻禅宗中的锐利和直指要害。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世间的纷扰已经净化到像镜子中的尘埃一样,而禅宗的智慧则如同锋利的箭锋一样直接指向问题的核心。

第三句:“果入真如境,虚闻小有天。”

  • “果”在这里指的是结果或者境界。“真如”在佛教术语中指的是真实的本性或真理。“境”在这里指的是所处的环境和境遇。“虚”在这里指的是虚幻的或虚假的。“小有天”指的是一个很小的天堂。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真正的境界,就像进入了真实的天堂一样,但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所处环境的虚幻性,就像听到了一个小天堂的传说。

第四句:“从今来往熟,幽梦几牵连。”

  • “从今”指的是从现在开始。“来往”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往来于不同的场所或经历。“熟”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熟悉或精通。“幽梦”指的是梦境或者内心的感受。“几牵连”中的“几”是一个疑问词,表示不确定的程度,”连”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连接或关联,”牵”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牵引或牵扯。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从现在开始对世事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经验,他的梦境也似乎与现实世界有所牵连。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僧人和禅宗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通过比喻和象征,诗人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以及人在宇宙中的渺小感。最后一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梦境与现实的联系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经验的珍视和反思。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诗意,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诗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