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小泊初,远寺疏钟起。
茅屋两三家,悬灯深树里。
【注释】
①浣城:地名。
②孤舟:一叶小舟。小泊:停船于水边。
③初:刚开始。
④远寺:远处的寺庙。
⑤疏钟:稀疏而悠扬的钟声。
⑥茅屋两三家:指村舍中有几户人家。
⑦深树里:在茂密的树林深处。
【赏析】
此诗写的是诗人夜泊时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写舟泊,次句写寺钟,三句写村落,四句写灯影,层次分明,结构紧凑。语言质朴,风格自然。
孤舟小泊初,远寺疏钟起。
茅屋两三家,悬灯深树里。
【注释】
①浣城:地名。
②孤舟:一叶小舟。小泊:停船于水边。
③初:刚开始。
④远寺:远处的寺庙。
⑤疏钟:稀疏而悠扬的钟声。
⑥茅屋两三家:指村舍中有几户人家。
⑦深树里:在茂密的树林深处。
【赏析】
此诗写的是诗人夜泊时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写舟泊,次句写寺钟,三句写村落,四句写灯影,层次分明,结构紧凑。语言质朴,风格自然。
【注释】 1.孤舟夜泊:独自的船在夜晚靠岸停泊。 2.疏钟:稀疏的钟声。 3.茅屋两三间:简陋的草房两三间。 4.悬灯深树里:悬挂的灯笼在茂密的树林里。 【赏析】 这首诗描写作者夜泊皖城村舍时所见景象。诗中“孤舟”“远寺”“深树”三字,把诗人孤独凄清、静谧幽美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意境深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注释】 ①浣城:地名。 ②孤舟:一叶小舟。小泊:停船于水边。 ③初:刚开始。 ④远寺:远处的寺庙。 ⑤疏钟:稀疏而悠扬的钟声。 ⑥茅屋两三家:指村舍中有几户人家。 ⑦深树里:在茂密的树林深处。 【赏析】 此诗写的是诗人夜泊时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写舟泊,次句写寺钟,三句写村落,四句写灯影,层次分明,结构紧凑。语言质朴,风格自然
陈子文是明代的诗人,他的生平和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字在中,出生于明福建闽县。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曾在嘉靖八年考取进士,并累官至湖广副使,最终因劳累过度而卒于任上。陈子文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于山堂稿》
乌夜啼 金井梧桐霜叶飞,寒乌哑哑中夜啼。兰闺少妇停灯宿,梦见征人塞上归。 相思未诉乌惊起,千结柔肠碧窗里。鹃弦羞涩掩瑶琴,线断红珠泪如洗。 注释: 1. 乌夜啼:《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又名《夜愁曲》。 2. 金井梧桐:即金井梧桐树,借指深宅大院里的梧桐树。 3. 霜叶飞:指梧桐树叶子因霜打而变白。 4. 寒乌:指乌鸦,也比喻秋天寒冷的天气。 5. 兰闺:指美丽的庭院,也泛指女子卧室。 6.
【注释】: 1、即事:眼前所见之事,指眼前所见的景色。 2、江上:江南水乡。 3、沙上:沙滩上,指江边。 4、山雨:春雨,因春天多雨而得名。 5、江北:指长江以北地区。 6、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 7、落花:飘落的花瓣,比喻春天过去。 8、赏析: “江上即事二首”,是一首描写江南春景的五言绝句。 第一句“绿水桥边酒店”写景,绿水、绿树、绿酒,构成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画面。桥边的酒店
潮回沙岸渐阔,云净山蜂更高。 扶杖僧归古寺,抱琴客度危桥。 译文: 潮水退去沙岸渐渐开阔,天空清澈山峰更加峻峭。 拄着拐杖的僧人回到古老的寺庙,怀抱古琴的客人走过摇摇欲坠的桥梁。 注释: - 潮回沙岸渐阔:潮水退去后,沙岸逐渐开阔。 - 云净山蜂更高:天空中的云彩变得清澈,山蜂飞得更高。 - 扶杖僧归古寺:拄着拐杖的僧人回到了古老的寺庙。 - 抱琴客度危桥:怀抱古琴的客人走过摇摇欲坠的桥梁。
这首诗是诗人在华阳道中对雪而作,表达了他对雪的喜爱之情。 迢递华阳尚远征,侵人寒色六花明。 神游姑射银为界,梦入梁园雪作城。 这句诗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景象,雪花像银一样明亮耀眼,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郢曲当年谁绝调,剡舟中夜独含情。 这句诗回忆起了曾经听过的美妙音乐,那种音乐让人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 何时借得东风力,吹散同云望太清。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借助东风的力量
登白岳 封内神皋北斗坛,上清宫阙出云端。 层崖鸾去箫声远,白昼龙归玉殿寒。 浩荡几人同选胜,阴晴千克此凭栏。 向来何处皈依地,应笑浮生一宰官。 注释: - 登白岳:登上白岳山。白岳:山名。在今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西北,主峰海拔2513米。 - 封内神皋:封印之内的神皋。 - 北斗坛:北斗星的坛场。 - 上清宫阙:天上清高的宫阙。 - 层崖鸾去箫声远:形容景色优美,令人心旷神怡。 - 白昼龙归玉殿寒
【注释】 陪祀:在皇帝陵墓前祭祀。泰陵:汉高祖刘邦的陵墓,位于咸阳以东的霸上。 嶂(zhàng):山岭。寝殿宽:指寝宫宽敞。寝殿,帝王和后妃休息、处理国事的地方。将事:即“将事于庙”,即将祭礼举行在陵园里,表示对先帝尽到自己的责任。肃:严肃,恭敬。登坛:即“升坛”,登上祭坛。 汉家:指汉朝。灯火:指燃烛照明,使室内通明。摇千炬:形容灯火很多,照得满堂通明。周室:指周朝。威仪:庄严的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