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城阙楚江东,几度霜华阅历中。
头角已看今日变,衣冠不与旧时同。
乌龙潭上三秋月,白鹭洲边一棹风。
归去为家来为国,亲恩难掩主恩隆。

注释:

江东城阙楚江东,几度霜华阅历中。

头角已看今日变,衣冠不与旧时同。

乌龙潭上三秋月,白鹭洲边一棹风。

归去为家来为国,亲恩难掩主恩隆。

赏析:
首联“江东城阙楚江东,几度霜华阅历中。”描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江东城阙是故乡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深深眷恋。几度霜华阅历中,暗示了诗人在家乡经历的岁月变迁,以及他对家乡变化的敏感和感慨。

颔联“头角已看今日变,衣冠不与旧时同。”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易变的感慨。头角已看今日变,意味着诗人已经意识到,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在不断变化和进步。衣冠不与旧时同,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外在的衣着,更是内在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颈联“乌龙潭上三秋月,白鹭洲边一棹风。”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乌龙潭和白鹭洲都是诗人熟悉的自然景观,它们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三秋月和一棹风,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些景物的特点,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生动和具体。

尾联“归去为家来为国,亲恩难掩主恩隆。”则是诗人对于自己身份和责任的思考。归去为家,意味着诗人渴望回到故乡,享受亲情的温暖;来为国,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献身精神。亲恩难掩主恩隆,既表明了亲情的重要,也强调了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己身份、责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家乡的描绘和对自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其深厚的家国情怀。同时,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