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色催江渡,潮痕上石梯。
趁墟村妇出,索哺襁儿啼。
树接黄村坞,船移白石溪。
落花谁省记,何必武陵迷。

诗句释义与分析如下:





































诗句 注释 译文 赏析
日色催江渡 太阳的照射催促着江水的渡过 太阳的光线催促着江水渡过,暗示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的变化。 通过“日色”和“江渡”两个关键词,表达了时间在自然变化中的推动作用。
潮痕上石梯 潮水的痕迹爬上石梯 潮水冲刷过的石头留下了湿润的痕迹,形象地描绘了季节更迭带来的自然景观。 “潮痕上石梯”不仅描述了一种物理现象,还象征着岁月流转和时光变迁。
趁墟村妇出,索哺襁儿啼 趁着墟市的妇女外出,寻找食物喂养孩子 形容乡村生活中的日常景象,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质朴。 通过“趁墟村妇出”、“索哺襁儿啼”等词句,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平凡场景,同时也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树接黄村坞,船移白石溪 树木连接着黄村的山坞,船只在白石溪边移动 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展现了自然的秀美和生活的和谐。 通过“树接黄村坞”、“船移白石溪”等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落花谁省记,何必武陵迷 落花没有人去注意,又何必去追寻那如梦般的桃花源呢 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诗人通过对“落花”和“武陵迷”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人生态度。

《题新村书斋壁》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明代诗歌艺术的瑰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