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涨麻墟雨,天低德庆城。
正当击楫处,空有结趺情。
入夏寻双井,沿流到七星。
同行邹道士,劝我学长生。
【注释】
德庆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伍南山:即伍乔,唐朝道士,著有《南岳道书》。麻墟:地名,位于今广东新会县境内。击楫处:指江中的石矶。结趺:指打坐或静坐时盘腿的姿势。双井:指江西庐山的西林寺、东林寺。七星:指江西庐山的七言亭,在今江西省星子县东南约10公里处。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舟中遥望庐山,想到隐居庐山的伍先生,并受到他的劝导而产生学道的念头。此诗写得自然浑成,不事雕琢,语言平易,意蕴深远,为唐人五律中别具一格之作。
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江涨麻墟雨”是说江水上涨,麻墟一带正下着大雨,这是实写眼前的景象。这一句写出了诗人远行途中所见之景,也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天低德庆城”是说天低得低过德庆州的城墙,这是虚写眼前的景象。这一句以高远的意境来反衬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即将离家远行的情境。
二句紧承上一句的“天低德庆城”,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这里所说的“正当击楫处”,指的是江中石矶,诗人在这里停桨欲行,正对着石矶,仿佛要借击楫的动作来抒发内心的感慨,但此时却空有击楫的情思。
三句是说入夏后到访庐山的双井与七星亭,沿着溪流一直前行,直到七星亭。这一部分描写了诗人游览庐山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他在旅途中的心情变化。从“入夏寻双井”可以看出,此时正值夏季,诗人已经游历了双井,又沿着溪流一直前往七星亭。这里的“双井”指的是江西庐山的西林寺、东林寺。这两个寺庙都是庐山的重要景点,也是当时文人墨客经常游览的地方。诗人在游览过程中,不仅欣赏到了庐山的自然美景,还领略到了古代文人骚客的文化气息。这种文化氛围也让诗人感受到了浓厚的艺术氛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四句紧承上一句的“同行邹道士”,提到了邹道士,这是对上文提到的伍先生的回应。邹道士可能是伍先生的朋友或者同道中人,也可能是诗人在旅途中所遇到的一位道士。无论怎样,邹道士的出现给诗人带来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启迪。邹道士的劝导使诗人产生了学道的念头,这也反映了唐代文人普遍追求道家思想的特点。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道家思想的向往之心。同时,这首诗的语言平易自然,意蕴深远,为唐人五律中别具一格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