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期久不至,旦旦问童奴。
雨过荆扉湿,风回树叶疏。
兴移剡溪舫,诗在灞桥驴。
风韵今谁继,千年胜事虚。

【注释】

寒雨中作:在一个寒冷的雨天,我写了一首诗。

有期久不至:你约定了很长时间才来,但是一直都没有出现。

旦旦问童奴:每天都要问童仆(仆人)你什么时候能来。

雨过荆扉湿,风回树叶疏:雨后门被雨水打湿,风吹过树叶也变得稀疏。

兴移剡溪舫,诗在灞桥驴:我的兴致已经转移到了剡溪的小船上,而你的诗却在灞桥边的驴上。

风韵今谁继,千年胜事虚:你的风度和韵味现在还有谁能继承?千年的盛景都消失了。

【赏析】

此诗写诗人久候友人未至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起两句是说:“有约已久,却迟迟不来,每日都问僮奴。”意思是说“你有约在先,却很久没有来了,每天都询问家童”。这里诗人用了拟人手法,把童奴当作人来写,显得亲切而有情感。“有期久不至,旦旦问童奴”二句点题,说明诗人久候友人未至而作。

三、四句是说:“雨后门被雨水打湿,风吹过树叶也变得稀疏”。这几句描写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了诗人久候友人未至时的寂寞与惆怅之情。

接着两句是说:“兴移剡溪舫,诗在灞桥驴”,意思是“我的兴致已经转移到了剡溪的小船上,而你的诗却在灞桥边的驴上”。这句中“兴”即兴致,“船”“驴”都是诗人的坐骑。诗人以舟为载体,将思绪由远及近,由外向内拓展开来,既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愁闷,又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是说:“风韵今谁继,千年胜事虚”。“风韵”指风采、气度。诗人用反诘语气,表示对友人的怀念。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朋友,感叹如今没有人再有像朋友一样的风范。

这首诗以“寒雨中作”开篇,交代了自己的创作背景。诗人以“有期久不至”起兴,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下来,诗人以“雨过荆扉湿,风回树叶疏”为铺垫,描绘了自己久候友人未至时的心境。然后,诗人用“兴移剡溪舫,诗在灞桥驴”作为转折,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最后,诗人以“风韵今谁继,千年胜事虚”收束全诗,表达了自己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历史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是一首优秀的咏怀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