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津杳何许,试向卷中寻。
不睹六经教,空馀百代心。
嵩阳思识面,白鹿尚遗音。
家有鸳鸯谱,何须更问针。

云津杳何许,试向卷中寻。

不睹六经教,空余百代心。

嵩阳思识面,白鹿尚遗音。

家有鸳鸯谱,何须更问针。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陈献章所作,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知识追求的深切渴望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首句“云津杳何许,试向卷中寻”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了对知识的探索。第二句“不睹六经教,空余百代心”揭示了没有接触到古代经典教育,只能留下无尽的思绪。第三句“嵩阳思识面,白鹿尚遗音”则通过对嵩山、白鹿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人风貌的向往和对历史遗迹的怀念。最后两句“家有鸳鸯谱,何须更问针”则用家中有鸳鸯图谱来比喻自己的学问已经足够,无需再向他人求证。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让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