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寞天自然,浮云任飘翩。
随时有忧乐,与物无方圆。
酒底月未咽,水中神莫传。
去年今夜艇,吾欲破湘烟。

诗句释义

中秋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等。这里的“中秋”指的是这个特定的节日和相关的风俗活动。

广寞天自然

“广寞”可以理解为广阔无边的天地,而“自然”则是指自然界的状态或景象。整句的意思是形容天空广阔,自然的景色一览无余。

浮云任飘翩

这里描述的是天气的变化,浮云随风飘动,轻盈飘逸。

随时有忧乐

表达了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感受,意味着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都是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

与物无方圆

这句诗用来形容事物本身没有固定的形状或规则,强调了事物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酒底月未咽

“酒底”可能是指酒杯底部的余液,“月未咽”则是指月亮还没有完全落下。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饮酒赏月时的情景。

水中神莫传

“水中神”可能指的是月亮在水中的影子,而“莫传”表示无法传达或分享。整句可能是说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去年今夜艇

“去年”指的是过去的某年,“今夜”指当前的夜晚,“艇”是一种小船,这里可能是指一艘小舟。整句可能是在回忆去年中秋节时的某个场景。

吾欲破湘烟

最后一句表达了想要打破烟雾的束缚,摆脱束缚的愿望。这里的“湘烟”可能指的是湖南地区的烟雾,也可能是指某种象征性的束缚。

译文

中秋:广阔的天空中自然的景象一览无遗。
浮云:随着天气的变化,飘动不定。
随时有忧乐:无论何时都会有欢乐和忧愁。
与物无方圆:事物没有固定的规则或形状。
酒底月未咽:酒杯底部的液体还留有月光。
水中神莫传: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无法用言语表达。
去年今夜艇:回想去年中秋节时乘坐小船的场景。
吾欲破湘烟:想要挣脱束缚,摆脱困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节的天象、情绪以及与过往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感慨。诗中的“中秋”、“浮云”、“随时有忧乐”等词语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