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臣张御史,何事便埋轮。
欲作千年计,都忘一个身。
堂堂见意气,默默愧经纶。
却恨程明道,丹青失写真。
【注释】
张纲:作者自注:“余同年进士张纲,以直谏得罪,今为右司主事。”御史:官名,掌监察之职。埋轮:喻指埋没了才能。何事便埋轮:意思是说,为什么就埋没了才能呢。千年计:比喻长远的打算。都忘一个身:意思是说忘记了自己的生命。堂堂见意气:形容有豪迈的气概。默默愧经纶:形容没有建树。程明道:作者的朋友,因直言不讳而得罪权贵。丹青失写真:意思是说因为直言进谏而得罪了皇帝或当权者,所以不能像画工那样把他的容貌刻画在画上。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抒发的是作者对友人张纲的深切怀念之情。张纲是作者在京城参加会试时结识的朋友。由于他敢于直陈己见,不畏权贵,结果被贬谪为地方官,因而作者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汉臣张御史,何事便埋轮”,点明题目,表明了作者写作此诗的动机。张纲是御史大夫,因直言劝谏得罪,贬谪到地方任官去了。诗人用“埋轮”来暗喻张纲埋没了自己的才能。“埋轮”二字,一语双关,既是实指张纲被贬,又是虚指张纲才华不得施展。诗人用“埋轮”来暗示张纲,既符合题意又使诗意更加深刻。
颔联“欲作千年计,都忘一个身”,进一步表达了张纲被贬后的心情。诗人认为,张纲虽然被贬,但他的志向并没有改变。他仍然想为国家作出贡献。可是,他却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只顾着为国家效力。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张纲虽然被贬,但仍然胸怀壮志;虽然他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但却依然关心国家的命运。这里既表现了张纲的忠义品质,也表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颈联“堂堂见意气,默默愧经纶”,则是描写张纲的为人。他虽然被贬,但却仍然保持着豪爽的气质,这从他那“意气堂堂”的形象中可以看出。然而,他却默默无闻,没有什么成就,这从他那“默默愧经纶”的表现中可以看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张纲虽然被贬,但他却依然保持着豪气;虽然他没有做出什么成就,但却依然感到惭愧。这里既表现了张纲的傲骨精神,也表现了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
尾联“却恨程明道,丹青失写真”,则是对张纲的惋惜之情的表达。由于他直言不讳,触犯了当权者,所以无法将他的形象描绘下来。诗人因此感到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非常希望能够将张纲的形象描绘下来,以此来纪念他的伟大精神。
《送张纲》这首诗通过对张纲的描写,赞美了他的忠诚、正直和勇敢,同时也表达了对他遭遇不幸的同情和对他的精神的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