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贼轻人命,纲常杀此躯。
也能作厉鬼,不问葬江鱼。
骨肉他乡尽,英灵此庙居。
乾坤不朽事,持以报君夫。
【注释】
盗贼:这里指侵犯人民、残害人民的人。纲常:封建社会的伦常,即伦理纲常。厉鬼:传说中死后变成厉鬼的亡者。他乡:指远离家乡。英灵:英烈的魂魄。乾坤:天地。不朽事:永恒的事迹。报君夫:报答丈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为庄节妇写墓志铭时作的。诗的前三句是对庄节妇的赞颂。首句“盗贼”,是说那些危害人民的盗贼。次句“纲常”,指封建伦理纲常。“纲常”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而诗人却把盗贼和纲常并提来加以谴责,这本身就表明了诗人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此躯”,指的是节妇的身体。“杀此躯”,是说她为了捍卫纲常而献身。第三句“也能作厉鬼”,意思是说,她虽已死去,但仍然以厉鬼的形象出现,继续对侵犯人民、残害人民的盗贼进行惩罚。“不问葬江鱼”,这是说盗贼被镇压后,尸体被弃于江中任鱼吞食;“葬江”,是指抛入江中埋葬的意思。“江鱼”即江中的鱼。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庄节妇虽然死了,但她的精神仍能震慑敌人;即使她的肉体被抛到江中,也不怕被鱼吞食。最后两句是对庄节妇的赞颂。“骨肉他乡尽”,意思是说,庄节妇的亲人,都已死在国外或他乡;“此庙”,指庄节妇的坟墓。“居”,住、安顿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庄节妇的亡灵现在已得到安顿,永远地安息在庄墓之中。“乾坤不朽事”,意思是说,庄节妇一生所做的事,都成为永恒的事迹;至于“持以报君夫”,则是说诗人决心继承她的遗愿,为她守墓,以报答她生前对自己的恩情。
全诗通过对庄节妇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愤怒;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坚强意志和崇高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