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飞云上,攀缘几仞苔。
朱明分路入,白鹤上天回。
细篆虫行竹,孤村犬傍梅。
赋诗怜老手,谁唤大苏来。
【注释】1. 绝壁:陡峭的山崖。2. 苔:一种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方,有韧性,可以攀附在石头上。3. 朱明:古代以地支记月,“朱”为五月,故称“朱明”。4. 赋诗:作诗。5. 大苏:苏轼的别称。6. 怜老手:怜爱老诗人的手笔。
【赏析】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通过写诗人登高望远、欣赏美景的所感所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首联“问罗浮道士”是说,向罗浮山的一位道士求教有关登山的事。罗浮山位于今广东省境内,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名山。诗人登上山巅,面对眼前的壮丽景色,不禁发出了赞叹之声:“绝壁飞云上,攀缘几仞苔。”这里的“绝壁”、“飞云”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高峻与险要;“几仞”则是指距离地面的高度。这两句诗通过对高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
颔联“朱明分路入,白鹤上天回”是说,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沿着不同的道路进入山谷之中,看到一只白鹤从天空飞回。这里的“朱明”指的是日出时分,也是一天中最灿烂的时刻;“分路”则是指各种不同的路线。这两句诗通过对不同景观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和领悟。
颈联“细篆虫行竹,孤村犬傍梅”是说,细细观察那竹子上的篆书,发现它们就像虫子爬过的痕迹;而在一座孤零零的小村庄旁,可以看到一户人家的狗正陪伴着梅花。这里的“细篆”、“虫行”都是用来形容竹叶上篆刻的文字或虫子爬行的样子;“孤村”则是指远离城市的农村景象;“犬傍梅”则是指狗在梅花树下相伴。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尾联“赋诗怜老手,谁唤大苏来”是说,在欣赏完这些美好景色之后,诗人感叹自己年纪已大,难以再写出如此美妙的诗句。同时,他也在思考是否有人能够邀请苏轼这样的大文豪来一起创作呢?这里的“怜老手”表示对自己年老体弱无力创作的自嘲;“谁唤”则是在询问是否有人能代替自己去创作。这两句诗通过对自身与苏轼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珍视和对前辈大师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