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花暝雨迷千里,隔水残红度几车。
梦破三更子规鸟,香来一树木犀花。
病夫老去头如鹤,稚子春来发似鸦。
海曲传诗意无尽,更期何处问丹砂。

《寄景星海上》是明代诗人陈献章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 第一句:“妒花暝雨迷千里”
    这部分描述了在暮色朦胧下,花被雨水打湿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迷离的视觉感受,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

  • 第二句:“隔水残红度几车”
    这里描绘的是雨后的景色,水面上的残红花叶随着水流飘过,如同被车轮碾过的花瓣,形象地表达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同时带有一种哀愁。

  • 第三句:“梦破三更子规鸟”
    “梦破”暗示了诗人因某种原因突然醒来,而“子规鸟”则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啼鸣意象,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这里的使用增加了诗句的抒情色彩。

  • 第四句:“香来一树木犀花”
    “香来一树”可能指的是某处有盛开的犀牛花,这种花香四溢的景象与前两句形成了对比,增添了一抹清新之感。

  • 最后两句:“病夫老去头如鹤,稚子春来发似鸦。”
    这两句通过对比,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一位年迈的病人,他的头部像鹤一样高挺;而小孩子则像乌鸦那样,头发乌黑亮丽。这不仅反映了年龄的不同,也体现了生命的不同阶段和特征。

  • 尾句:“海曲传诗意无尽,更期何处问丹砂。”
    这里的“海曲传诗”可能指的是在海边吟诵诗歌的场景,而“丹砂”在古代常用于制作药物,这里可能暗指寻求长生不老之术。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未知未来的向往。

陈献章的《寄景星海上》不仅仅是简单的景物描绘,而是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生活的观察,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使得这首七言绝句成为了一首富有艺术魅力和哲思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