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开尽不持醪,更对黄花读楚骚。
江阁影流西日转,海鸿声引北风高。
大寒天地犹堪出,垂老筋骸总厌劳。
嗟我与君同甲子,镜中谁让长霜毛。
诗句逐句释义与译文
- “黄花开尽不持醪” - “黄花”指的是菊花,这里可能指秋天的菊花盛开;“开尽”意味着完全开放。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观赏完满地开放的菊花后,没有携带酒去赏花的遗憾。
- 译文:菊花已经完全开放,我却没有拿酒去赏花。
- “更对黄花读楚骚” - “楚骚”是《楚辞》的一种,屈原的代表作。这里的“对黄花”可能表示在欣赏菊花时阅读关于楚辞的内容。
- 译文:我在欣赏着美丽的菊花时,还沉浸在《楚辞》的世界里。
- “江阁影流西日转” - “江阁”可能是指江边的小亭子或楼台;“影流”描述的是江边的倒影随着太阳的移动而流转。
- 译文:江边小亭的影子随着夕阳的移动而流动。
- “海鸿声引北风高” - “海鸿”可能是大雁,通常出现在秋季,象征着迁徙。“北风高”表明天气寒冷且有强风。
- 译文:海鸟的叫声引领着北风,预示着寒冷的天气。
- “大寒天地犹堪出” - “大寒”指的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严寒。
- 译文:尽管天气寒冷到极点,但大地还是可以走出家门进行活动。
- “垂老筋骸总厌劳” - “垂老”指的是年岁已高;“筋骸”可能是指身体的状况;“总厌劳”表示总是厌倦了劳累。
- 译文:随着年纪的增长,我的身体和精神都厌倦了劳累。
- “嗟我与君同甲子” - “嗟”是叹息的意思,“同甲子”可能是指年龄相仿或者同年。
- 译文:我和你一样,都是这个年龄的人。
- “镜中谁让长霜毛” - “镜中”暗示了镜子;“长霜毛”形容头发白得像霜一样。
- 译文:镜子里是谁让我的头发变得这么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秋日的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人在欣赏美丽菊花的同时,也感叹自己未能与好友一同享受这份美景。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此外,诗中的“镜中谁让长霜毛”,可能寓意着人生无常或岁月无情,提醒读者珍惜当下,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