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犹存鲁两生,至今闻者尚心倾。
乾坤已正高皇统,制作还随汉事更。
世情迥与淳风别,山色须看过雨明。
枕底白云闲一片,直从南斗跨东溟。

【注释】

礼乐犹存鲁两生,至今闻者尚心倾。

乾坤已正高皇统,制作还随汉事更。

世情迥与淳风别,山色须看过雨明。

枕底白云闲一片,直从南斗跨东溟。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是一首送别之作。

首句“礼乐犹存鲁两生”,点出题旨。这里说的“礼乐”,是指孔子在鲁国时所制定的“礼”和“乐”。孔子的学说被封建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历代帝王都极力推崇,并不断加以完善和发展。诗人对孔子的学说表示由衷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第二句“乾坤已正高皇统”,是对第一句的进一步补充说明。高皇帝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以武力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这两句诗表明,诗人虽然对礼乐的传承感到惋惜,但同时也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只要遵循这个规律,就能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

第三句“制作还随汉事更”,是对第二句的解释和说明。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强盛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汉朝繁荣景象的羡慕之情。

第四句“世情迥与淳风别”,是诗人对前两句诗的总结。在这里,“世情”指的是当时的社会风气,而“淳风”则是指古代的风俗民情。诗人认为,现在的世风已经大不同于古代的淳朴之风,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

第五句“山色须看过雨明”,是对第四句的进一步解释。诗人通过对山色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这里的“过雨”指的是经过雨水的洗礼,使得山色更加明净秀丽。

第六句“枕底白云闲一片”,是对第五句的具体描绘。诗人把云比喻成枕头下的那一片白云,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白云的悠闲自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最后一句“直从南斗跨东溟”,是诗人对全诗的总结。这句话的意思是,这片白云就像一颗明珠一样,从南斗星横跨到东海之滨。诗人用这一形象化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古代礼乐传统的珍视,又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感慨。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满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