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里风光如隔生,泥尊名酒为谁倾。
不将莼菜还张翰,也把茅根与率更。
松下白头眠卓午,沙边赤脚步平明。
安期久矣无寻处,知在南溟是北溟。
《与世卿闲谈兼呈李宪副》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陈献章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病里风光如隔生:
- 病里风光:诗人因病而感到身体不适,此时所见的景物都显得格外遥远和不真实,如同隔世一般。
- 如隔生:形容病中所见之景与平常大为不同,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
- 泥尊名酒为谁倾:
- 泥尊名酒:用泥制的酒尊装着美酒,这反映了诗人在病中的简朴生活态度。
- 为谁倾: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无奈和对他人的关心,可能是在询问自己为谁而饮酒,或是在感叹无人共饮的孤独。
- 不将莼菜还张翰:
- 莼菜还张翰:张翰是三国时期著名的隐士,他曾经因思念家乡而弃官归隐。这里诗人用“莼菜”比喻自己的理想或志向,表示不愿放弃。
- 也把茅根与率更:茅根和率更都是指隐逸的生活方式,诗人在这里表示自己也想跟随张翰一样隐逸。
- 松下白头眠卓午:
- 松下:描述了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暗示诗人在这种环境下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 白头眠卓午:这里的“卓午”指的是中午时分,诗人在树下度过这个时间,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 沙边赤脚步平明:
- 沙边: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诗人在这里行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 赤脚步平明:这里的“赤脚步”可能是指赤脚行走,而“平明”则意味着在日出前的时刻。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 安期久矣无寻处:
- 安期:道教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常被用来象征理想的境界或归宿。
- 无寻处:表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或境界。这可能是一种无奈的情感表达,也可能是诗人对现实的一种深刻反思。
- 知在南溟是北溟:
- 南溟北溟:古代神话中认为天地之间有四海,而南溟北溟分别是东海和南海,这里用来比喻理想的境地或归宿。
- 知在:表明诗人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但尚未找到具体的方法或途径来实现这一目标。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可以看到陈献章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诗人,他在这首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认识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