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将雨弄春寒,坏絮中宵裹作团。
二月北风还浩浩,几程西路更漫漫。
忽闻莺语当窗沸,想拟花枝翌日看。
天道阴晴也无定,药炉且可共泥丸。

【解析】

此诗作于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春,时诗人被贬至郴州(今属湖南)。“春寒”首句以写景起笔,点出时令,接着两句转入抒情。第三、四句写旅途的艰辛和孤独,五、六句写对归乡的渴望和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尾联写自己的处境与心境。全诗意境开阔,情调悲凉,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琢。

【答案】

译文:江面上云彩将雨暗示着春天的寒冷,破絮裹在身上像一团。二月份的北风浩浩荡漾,几里路的西路漫漫无尽。突然听到黄莺的啼声在窗外喧哗,想仿效那花枝上盛开的花朵,期待它早日绽放。天道变化无常,药炉旁边可以一起煮泥丸。赏析:“春寒”首句写景,“江云将雨弄春寒”,江上的云彩似乎在告诉人们春天的寒冷。接下来两句写诗人因路途艰险而心绪烦乱,“坏絮中宵裹作团”。这里的“坏絮”指旅途中穿的破旧衣服,“裹作团”形容衣服穿得又破又旧。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旅途的艰辛和孤独。

三、四句写旅途的艰辛和孤独。“二月北风还浩浩,几程西路更漫漫。”这两句写诗人因路途艰险而心绪烦乱,同时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浩”是盛大的样子,“漫漫”是遥远的样子,这两句说二月份的北风浩浩荡荡,几里路的西行之路更遥远。

五、六句写诗人因路途艰险而心绪烦乱,同时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忽闻莺语当窗沸,想拟花枝翌日看”。这两句写诗人因路途艰险而心绪烦乱,同时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忽闻”是忽然听到的意思;“拟”是打算的意思;“花枝”指女子的发丝。这两句意思是忽然听到黄莺的啼声在窗边喧闹起来,打算仿效那花枝上盛开的花,期待它早日绽放。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黄莺啼鸣、花香沁人的优美画面。

七、八句写诗人因路途艰险而心绪烦乱,同时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天道阴晴也无定,药炉且可共泥丸。”“天道”指自然规律,“阴晴”指天气的变化。这两句意思是天道变化无常,药炉旁边可以一起煮泥丸。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又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无奈和感慨。全诗意境开阔,情调悲凉,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琢,充分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