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早拄十年筇,勃率高低笑杀侬。
拾得田中双草屐,知倾花底几郫筒。
虚空筋斗何妨打,造次文章莫浪攻。
见说绿杨津口月,玉山先倒主人公。
注释:
容一之饮邻家酩酊仆地戏作山人早拄十年筇,勃率高低笑杀侬。
拾得田中双草屐,知倾花底几郫筒。
虚空筋斗何妨打,造次文章莫浪攻。
见说绿杨津口月,玉山先倒主人公。
译文:
山人早已拄着十年的筇竹杖,勃然大怒时高低起伏,笑死人。
在田埂上捡到一双草鞋,知道那花儿底下有几支郫县豆瓣酱。
虚空中筋斗可以打,临时的文章不要随便攻击。
听说绿杨津口月色很美,玉山先倒主人公。
赏析:
这首七绝诗,描写了一个山居者与邻居饮酒的情景,通过酒醉后发生的趣事来抒发诗人对人生、友情以及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山人早拄十年筇”,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位隐居山林的山人。诗人以拄杖的形象出现,既显得从容不迫,又透露出一丝悠然自得的心情。接着第二句“勃率高低笑杀侬”,描绘了诗人在酒桌上与邻居豪爽的性格和放纵的举止,使得周围的人也感到惊讶不已。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山人的豁达和豪放。
第三句“拾得田中双草屐”,“拾得”一词不仅暗示了山人的行踪不定,而且暗示了他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趣味。而“双草屐”则让人联想到田间劳作的场景,进一步衬托出诗人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同时,“知倾花底几郫筒”,这句诗巧妙地将诗歌主题引向了自然风光。诗人通过观察田间景象,发现了郫县豆瓣酱的踪迹,从而引发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第四句“虚空筋斗何妨打,造次文章莫浪攻”,诗人在这里提出了自己的人生哲理。他认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放下包袱,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而那些暂时的挫折和困难,不必过于担忧,因为它们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
最后一句“见说绿杨津口月,玉山先倒主人公”,则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他希望人们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能够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这里的“绿杨津口月”象征着宁静而美好的夜晚,而“玉山先倒主人公”则是对生活的一种乐观态度的体现。
这首诗通过对山人与邻居饮酒情景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友情以及自然美景的独特见解和感悟。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生活画面,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诗意。